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导论 | 第7-10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7-8页 |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8-10页 |
·研究方法及数据的来源 | 第10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0页 |
2 融资结构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理论研究 | 第10-11页 |
·实证研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实证研究 | 第14-16页 |
3 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理论研究 | 第16-29页 |
·融资结构概念 | 第16-19页 |
·融资 | 第16页 |
·融资结构 | 第16-17页 |
·融资结构的分类 | 第17-19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资本结构 | 第19页 |
·融资成本 | 第19-20页 |
·西方融资结构理论 | 第20-29页 |
·新古典融资结构理论 | 第20-24页 |
·现代融资结构理论 | 第24-29页 |
·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的启示 | 第29页 |
4 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实证分析 | 第29-45页 |
·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 | 第29-33页 |
·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结构 | 第30页 |
·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结构 | 第30-33页 |
·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33-35页 |
·国内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 | 第33-34页 |
·西方七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 | 第34-35页 |
·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5-43页 |
·样本选择 | 第35页 |
·变量定义及描述统计 | 第35-38页 |
·因子分析 | 第38-43页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5. 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成因分析 | 第45-51页 |
·宏观原因 | 第45-48页 |
·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结构失衡 | 第45-46页 |
·相关融资政策法规不健全 | 第46-47页 |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 | 第47-48页 |
·微观原因 | 第48-51页 |
·股权融资资本成本低于债券融资成本 | 第48-49页 |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偏低 | 第49-50页 |
·上市公司代理成本偏高,治理结构不合理 | 第50-51页 |
6 优化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具体措施 | 第51-58页 |
·完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 | 第51-55页 |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 第51-53页 |
·健全完善法律法规,规范证券市场发展 | 第53-54页 |
·逐步降低非流通股比例,完善企业股权结构 | 第54-55页 |
·改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 第55-58页 |
·降低债权融资成本,降低加权资本成本 | 第55-56页 |
·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 第56-57页 |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推行经理人员持股的激励机制,减少代理成本 | 第57-58页 |
7 结语 | 第58-60页 |
·主要结论 | 第58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8-60页 |
附表: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