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遗传资源惠益分享保护的重要性 | 第11-16页 |
第一节 保护遗传资源的问题的由来 | 第11页 |
第二节 相关概念及背景知识 | 第11-13页 |
一、《生物多样性公约》概述 | 第12页 |
二、遗传资源的概念及其延伸 | 第12-13页 |
三、惠益分享的概念 | 第13页 |
第三节 遗传资源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第13-16页 |
第二章 生物多样性公约与知识产权的冲突与协调 | 第16-24页 |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公约与知识产权的冲突 | 第16-21页 |
一、授予专利时不审查来源和合法取得的证明 | 第17页 |
二、现有知识产权制度鼓励遗传资源的盗用 | 第17-18页 |
三、关于遗传资源惠益分享上的冲突 | 第18-19页 |
四、与遗传资源有关的生物技术转让的分歧 | 第19-21页 |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公约与知识产权的冲突的不可避免性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公约与知识产权的协调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遗传资源惠益分享的法律模式分析 | 第24-35页 |
第一节 在知识产权框架下进行利益分享的可行性分析 | 第25-27页 |
第二节 遗传资源惠益分享的法理基础 | 第27-29页 |
一、关民共享利益原则 | 第27-28页 |
二、从专利制度看如何进行利益分配 | 第28-29页 |
第三节 遗传资源惠益分享的具体机制 | 第29-35页 |
一、事先知情同意原则 | 第29-31页 |
二、来源公开制度 | 第31页 |
三、共同商定条件 | 第31-32页 |
四、利益分享 | 第32-35页 |
第四章 我国遗传资源惠益分享法制的完善 | 第35-44页 |
第一节 国际社会关于遗传资源惠益分享的两种构想 | 第35-39页 |
一、遗传资源惠益分享的“合同机制” | 第35-37页 |
二、遗传资源惠益分享的“立法机制”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国际社会遗传资源惠益分享管理实例 | 第39-40页 |
第三节 我国关于遗传资源惠益分享机制的选择 | 第40-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