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一种新型具抗菌作用的免疫活性肽及其抗菌机理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9页
前言第9-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51页
   ·抗微生物肽(AMPs)概论第12-17页
     ·化学抗生素的抗药性:一个没有解决并不断增长的难题第13-14页
     ·在机体先天性免疫应答中的重要性第14-17页
   ·AMPs的发展概况第17-20页
     ·AMPs的来源第17页
     ·来自昆虫的AMPs第17-18页
     ·来自其它无脊椎动物的AMPs第18-20页
     ·来自脊椎动物的AMPs第20页
   ·AMPs的分类第20-22页
     ·α-螺旋抗微生物肽(Helical AMPs)第21页
     ·富含半胱氨酸AMPs第21页
     ·β-片层AMPs第21-22页
     ·富含常规氨基酸的AMPs第22页
       ·含少量修饰氨基酸的AMPs第22页
   ·AMPs的作用机理第22-40页
     ·AMPs活性的结构决定因素第22-27页
     ·AMPs结构决定因素的共同特性第27-28页
     ·肽与靶细胞膜的最初反应第28-29页
     ·与膜结合的最初作用并发的事件第29-34页
     ·细胞的死亡机制第34-36页
     ·AMPs之间的协同作用第36-37页
     ·AMPs作用机理的主要学说总结第37-40页
   ·AMPs的其它功能第40-46页
     ·抗肿瘤活性第43页
     ·AMPs的促有丝分裂原作用第43-44页
     ·AMPs可作为信号分子第44页
     ·AMPs可能是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连接(接头)分子第44-46页
   ·AMPs的临床和应用第46-47页
   ·乳源AMPs的研究进展第47-49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49-51页
第二章 水解牛乳酪蛋白筛选新型免疫活性和抗微生物肽的研究第51-73页
   ·引言第51-52页
   ·材料和方法第52-59页
     ·酶解第52页
     ·分离纯化第52-53页
     ·电泳第53-56页
     ·活性测定第56-59页
   ·结果第59-67页
     ·酶解第59-60页
     ·免疫活性肽的分离纯化第60-64页
     ·抗菌活性测定结果第64-65页
     ·免疫活性检测结果第65-67页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7-71页
   ·小结第71-73页
第三章 Trpi的等电点、序列和三维构象研究第73-88页
   ·引言第73页
   ·材料和方法第73-76页
     ·Trpi等电点的测定第73-75页
     ·Trpi的氨基酸组分分析第75-76页
   ·实验结果第76-84页
     ·氨基酸组分分析结果第76-78页
     ·Trpi等电点测定结果第78-79页
     ·Trpi相关参数的计算模拟结果第79-84页
   ·讨论第84-87页
   ·小结第87-88页
第四章 制备Trpi酶解条件的确立第88-98页
   ·引言第88-89页
   ·材料和方法第89-90页
     ·制备方法第89页
     ·分离方法第89-90页
     ·浓缩方法第90页
     ·干燥方法第90页
     ·所得产物的抗菌活性测定第90页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90-97页
     ·不同浓缩方法所得产物的外观及抗菌活性比较第91-97页
   ·小结第97-98页
第五章 Trpi分离方法的确立第98-118页
   ·引言第98页
   ·材料和方法第98-105页
     ·Trpi的粗分离第98-101页
     ·离子交换法分离Trpi第101-102页
     ·超滤法分离、制备Trpi及其干燥第102-105页
     ·柱层析分离与纯化Trpi第105页
   ·结果与讨论第105-117页
     ·Trpi的粗分离第105-111页
     ·树脂分离Trpi第111-113页
     ·不同干燥方法对所得产物抗菌活性的影响第113-114页
     ·不同树脂对Trpi和杂蛋白的选择吸附能力比较第114-115页
     ·柱层析方法的改良第115-117页
   ·小结第117-118页
第六章 Trpi抗菌活性检测方法和抗菌谱的研究第118-129页
   ·引言第118页
   ·材料和方法第118-120页
     ·抗菌活性的测定方法第118-120页
   ·实验结果第120-127页
     ·洋菜孔洞扩散法测定Trpi抗菌谱实验结果第120-125页
     ·比浊法测定Trpi抗菌谱实验结果第125-127页
   ·讨论第127-128页
   ·小结第128-129页
第七章 Trpi抗菌机理及机体抗感染数学模型的研究第129-148页
   ·引言第129-130页
   ·材料和方法第130-133页
     ·原子吸收法测定无机离子变化第130-132页
     ·胞内酶向胞外泄漏的测定方法第132-133页
   ·结果第133-140页
     ·原子吸收实验结果第133-138页
     ·胞内酶向胞外泄漏的实验结果第138-140页
   ·抗微生物肽和机体抗感染系统的数学模型第140-144页
     ·病原体和机体抗感染相互作用的系统数学模型第140-142页
     ·系统模型的稳定性第142-144页
   ·分析与讨论第144-146页
   ·小结第146-148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48-151页
   ·结论第148-150页
   ·展望第150-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164-166页
附录第166-167页
致谢第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短超强激光与气体团簇相互作用实验研究
下一篇:新型手性氮氧化物在催化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硅腈化反应和Henry反应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