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天然气加工论文--预处理论文

微生物培养液脱除天然气中硫化氢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目录第7-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8页
   ·引言第11页
   ·天然气的组成及含硫气的分布第11-12页
   ·硫化氢的性质及危害第12-14页
     ·硫化氢的性质第12-13页
     ·硫化氢的危害第13页
     ·我国天然气中硫化氢的限制标准第13-14页
   ·传统的脱硫化氢方法概述第14-19页
     ·物理法第14-16页
       ·活性炭吸附法第14-15页
       ·物理吸收法第15页
       ·膜分离法第15-16页
       ·分子筛法第16页
       ·辐照分解法第16页
     ·化学法第16-19页
       ·克劳斯法第16-17页
       ·金属化合物脱硫第17-18页
       ·离子交换法第18页
       ·醇胺法第18页
       ·化学─物理吸收法第18-19页
       ·液相催化氧化法第19页
   ·生物法脱硫化氢技术概述第19-23页
     ·生物脱硫基本原理第19-20页
     ·具有生物脱硫能力的微生物第20页
     ·生物脱硫的优点第20-21页
     ·生物脱硫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第21-23页
   ·氧化亚铁硫杆菌概述第23-26页
     ·T.ferrooxidans菌的形态特征第23-24页
     ·T.ferrooxidans菌的生理生化特征第24页
     ·T.ferrooxidans菌的代谢特征第24-25页
     ·T.ferrooxidans菌的遗传学特征第25-26页
   ·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6-28页
     ·课题提出的目的及意义第26页
     ·实验的基本原理第26-27页
     ·研究内容第27-28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8-34页
   ·实验材料第28-30页
     ·实验仪器第28页
     ·菌种第28-29页
     ·模拟天然气源及组成第29页
     ·培养基第29页
     ·实验试剂第29-30页
   ·实验流程及方法第30-31页
     ·实验流程及装置第30页
     ·微生物培养第30-31页
     ·微生物培养液吸收H_2S实验第31页
     ·副产物硫磺的性质研究实验第31页
     ·脱硫液再生影响因素实验第31页
   ·分析方法第31-34页
     ·总铁分析第31页
     ·亚铁分析第31-32页
     ·H_2S的分析第32页
     ·菌悬液的制备第32-33页
     ·其他第33-34页
3 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特性第34-38页
   ·流动状态和气泡特性第34-35页
   ·分布器压力降第35页
   ·气泡大小第35-36页
   ·气含率第36-37页
   ·气液比相界面积第37-38页
4 微生物培养液脱除H_2S实验研究第38-46页
   ·引言第38页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实验材料第38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38页
     ·吸收原理第38-39页
     ·分析方法第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45页
     ·通气量对微生物培养液脱硫的影响第39-42页
     ·H_2S浓度对微生物培养液脱硫的影响第42-44页
     ·硫酸铁溶液脱硫趋势变化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5 副产物硫磺的性质研究第46-52页
   ·引言第46页
   ·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副产物的分离第46页
     ·实验仪器第46页
     ·分析方法第46-47页
   ·结果与讨论第47-51页
     ·基本性质第47页
     ·硫磺聚集体表面结构第47-48页
     ·硫磺颗粒粒度分析第48-49页
     ·表面润湿特性第49页
     ·沉降实验第49-51页
   ·小结第51-52页
6 脱硫液再生的影响因素研究第52-60页
   ·引言第52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2-53页
     ·菌种第52页
     ·实验仪器第52页
     ·分析方法第52-53页
   ·实验内容第53-54页
     ·菌体制备第53页
     ·初始声的影响第53页
     ·初始Fe~(3+)浓度的影响第53页
     ·硫磺量的影响第53页
     ·硫酸钠的影响第53-54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4-59页
     ·初始pH对细菌氧化再生Fe~(3+)的影响第54-55页
     ·初始Fe~(3+)浓度对细菌氧化再生Fe~(3+)的影响第55-56页
     ·硫磺对细菌氧化再生Fe~(3+)的影响第56-57页
     ·硫酸钠对细菌氧化再生Fe~(3+)的影响第57-59页
   ·小结第59-60页
7 结论与建议第60-62页
   ·结论第60-61页
   ·建议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附录第70-75页
 附录一 9K培养基第70-71页
 附录二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GB/T 3049-1982)第71-72页
 附录三 天然气中硫化氢的测定 碘量法(GB/T 11060.1-1998)第72-75页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75-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口腔用奥硝唑缓释制剂的研究
下一篇:可膨胀石墨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