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前言 | 第9-17页 |
| ·播期 | 第10-11页 |
| ·密度 | 第11-12页 |
| ·肥料 | 第12-15页 |
| ·种薯 | 第15页 |
| ·覆盖方式 | 第15-17页 |
| 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 3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19-21页 |
| ·供试材料 | 第19页 |
| ·试验设计 | 第19页 |
|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9-21页 |
| ·取样方法及其前期处理 | 第19页 |
| ·测定项目 | 第19-21页 |
| ·农艺性状调查 | 第19-20页 |
| ·叶面积的测定 | 第20页 |
| ·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0页 |
| ·结果分析 | 第20-21页 |
| 4 结果分析 | 第21-39页 |
| ·种薯、钾肥、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21-22页 |
| ·对生育期的影响 | 第21页 |
| ·对出苗率的影响 | 第21页 |
| ·对株高的影响 | 第21-22页 |
| ·对分枝和茎粗的影响 | 第22页 |
| ·种薯、钾肥、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叶面积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 | 第22-24页 |
| ·不同生育期叶面积系数的变化 | 第22-23页 |
| ·对淀粉累积期叶面积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 | 第23页 |
| ·块茎膨大期不同部位功能叶片SPAD的变化 | 第23-24页 |
| ·种薯、钾肥、覆盖方式对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第24-30页 |
| ·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含量变化 | 第24-25页 |
| ·生育期内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 | 第25页 |
| ·对马铃薯全株干物质积累和块茎干物质积累的模拟分析 | 第25-30页 |
| ·种薯、钾肥、覆盖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 第30-33页 |
| ·不同处理对小区产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 ·不同处理对块茎数和块茎大中薯比例的影响 | 第31页 |
| ·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 | 第31-33页 |
| ·对生育期内马铃薯植株淀粉和还原糖积累的影响 | 第33-39页 |
| ·生育期间内马铃薯植株还原糖含量变化的一般规律 | 第33-35页 |
| ·生育期间内马铃薯块茎内还原糖含量变化 | 第33页 |
| ·生育期间叶片内还原糖含量变化 | 第33-34页 |
| ·生育期间茎杆内还原糖含量变化 | 第34页 |
| ·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还原糖含量变化的相互关系 | 第34页 |
| ·不同处理对块茎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 ·生育期间内马铃薯植株淀粉含量变化的一般规律 | 第35-39页 |
| ·生育期间内马铃薯块茎内淀粉含量变化 | 第35-36页 |
| ·生育期间叶片内淀粉含量变化 | 第36页 |
| ·生育期间茎杆内淀粉含量变化 | 第36-37页 |
| ·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淀粉含量变化 | 第37页 |
| ·不同处理对块茎淀粉含量影响 | 第37-39页 |
| 5 讨论与结论 | 第39-47页 |
| ·整薯、钾肥、稻草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整薯、钾肥、稻草覆盖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 ·整薯、钾肥、稻草覆盖对不同生育期内马铃薯各器官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 ·整薯、钾肥、稻草覆盖对不同生育期内马铃薯各器官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42-44页 |
| ·稻草覆盖种植脱毒秋马铃薯技术马铃薯干物质积累规律 | 第44页 |
| ·稻草覆盖秋马铃薯产量与品质之间的关系 | 第44-45页 |
| ·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 第45页 |
| ·结论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攻读硕士阶段发表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