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圆柱共形微带天线阵的优化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圆柱共形微带天线阵波束赋形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圆柱共形微带天线阵波束赋形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微带天线原理与设计 | 第12-24页 |
·引言 | 第12页 |
·微带天线的结构和特点 | 第12-13页 |
·微带天线的常用分析方法 | 第13-14页 |
·应用腔模理论分析矩形微带天线的远场 | 第14-21页 |
·内场 | 第14-16页 |
·辐射场和方向图 | 第16-21页 |
·矩形微带天线的设计 | 第21-23页 |
·介质基板的选择 | 第21-22页 |
·天线尺寸的确定 | 第22-23页 |
·微带天线的应用 | 第23页 |
·总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圆柱共形微带天线阵远场的计算 | 第24-31页 |
·前言 | 第24页 |
·矩形圆柱共形微带天线阵的型式 | 第24-25页 |
·矩形圆柱共形微带天线阵远场的计算 | 第25-30页 |
·阵的全局坐标系与天线单元局部坐标系的转换 | 第25-27页 |
·任意方向各天线元的波程差 | 第27-29页 |
·矩形圆柱共形微带天线阵的总场 | 第29-30页 |
·总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圆柱共形微带天线阵的波束赋形 | 第31-54页 |
·前言 | 第31-32页 |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32-33页 |
·圆柱共形阵的优化目标 | 第33页 |
·赋形波束的天线阵综合技术 | 第33-34页 |
·矩形照射面平顶波束的赋形 | 第34-42页 |
·预定阵的构造方式 | 第34-35页 |
·确定赋形区域点的属性 | 第35-36页 |
·评价函数的选取 | 第36-37页 |
·仿真结果 | 第37-42页 |
·圆柱共形阵的扇形波束的赋形 | 第42-52页 |
·扇形波束圆柱共形阵的构造方式 | 第42-44页 |
·横向面波束赋形 | 第44-47页 |
·纵向高增益直线阵的优化 | 第47-48页 |
·仿真结果 | 第48-52页 |
·遗传算法与经典算法的比较 | 第52页 |
·总结 | 第52-5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