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6页 |
·汽车与柴油机的发展及其与环境关系的概述 | 第8-13页 |
·柴油机氮氧化物(NO_x)的形成和危害 | 第13-16页 |
·柴油机排气污染物的特点 | 第13-14页 |
·氮氧化物(NO_x)的生成 | 第14-15页 |
·氮氧化物(NO_x)的危害 | 第15-16页 |
·现代柴油机NO_x 排放控制技术及其发展 | 第16-24页 |
·柴油机NO_x 排放的机内控制技术 | 第17-18页 |
·采用电控技术 | 第17页 |
·高压喷射技术 | 第17页 |
·改进缸盖结构 | 第17页 |
·排气再循环(EGR) | 第17页 |
·优化增压和增压中冷 | 第17-18页 |
·优化发动机冷却 | 第18页 |
·燃料的改进 | 第18页 |
·柴油机NO_x 排放的机外控制技术 | 第18-20页 |
·降低柴油机NO_x 排放的排气后处理措施 | 第18页 |
·降低柴油机NO_x 排放的催化还原技术简介 | 第18-20页 |
·降低柴油机NO_x 排放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 | 第20-23页 |
·SCR 技术的一般原理 | 第20-21页 |
·SCR 技术所用还原剂 | 第21-22页 |
·SCR 技术所用催化剂 | 第22-23页 |
·稀土钙钛矿类催化剂 | 第23-2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模拟研究系统的建立 | 第26-38页 |
·设计原则 | 第26-27页 |
·混合气成分确定 | 第26页 |
·气体流量及管路结构确定 | 第26-27页 |
·配气系统 | 第27-31页 |
·气体贮藏/发生单元 | 第27-29页 |
·气体输送单元 | 第29-30页 |
·气体流量计量/控制单元 | 第30页 |
·气体混合单元 | 第30-31页 |
·还原剂注入及反应系统 | 第31-33页 |
·还原剂注入系统 | 第31-33页 |
·催化反应系统 | 第33页 |
·气体导出及成份分析系统 | 第33-34页 |
·导出气路 | 第33-34页 |
·成分分析 | 第34页 |
·全系统性能校验及结果 | 第34-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5页 |
·实验结果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排放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8-46页 |
·氮氧化物(NO_x)的分析 | 第38-41页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 | 第38-39页 |
·NO 和O_2 的电化学测量法 | 第39页 |
·NO_2 的比色测量法 | 第39-41页 |
·原理 | 第39页 |
·仪器 | 第39页 |
·试剂 | 第39-40页 |
·步骤 | 第40-41页 |
·计算 | 第41页 |
·总碳氢化合物(THC)的检测 | 第41-42页 |
·CO 和CO_2 检测 | 第42页 |
·NH_3 检测 | 第42-45页 |
·原理 | 第42页 |
·试剂 | 第42-43页 |
·仪器 | 第43页 |
·采样及样品保存 | 第43页 |
·步骤 | 第43-44页 |
·结果的表示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 第46-61页 |
·La_(1-x)Ce_xCoO_3 型钙钛矿催化剂的制备 | 第46-47页 |
·实验原料 | 第46页 |
·制备工艺流程 | 第46-47页 |
·钒系催化剂的制备和负载 | 第47-48页 |
·V_2O_5/TiO_2 涂层型催化剂的制备 | 第47页 |
·V_2O_5/WO_3/TiO_2 涂层型催化剂的制备 | 第47页 |
·负载型SCR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7-48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8-49页 |
·X 射线衍射(XRD) | 第48页 |
·比表面分析(BET) | 第48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48-49页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子能量色谱仪(EDX)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60页 |
·X 射线衍射(XRD) | 第49-52页 |
·La_(1-x)Ce_xCoO_3 钙钛矿催化剂样品的X 射线衍射(XRD) | 第49-51页 |
·V_2O_5 系催化剂样品的X 射线衍射(XRD) | 第51-52页 |
·比表面分析(BET) | 第52-53页 |
·La_(1-x)Ce_xCoO_3 钙钛矿催化剂样品的比表面分析(BET) | 第52页 |
·V_2O_5/TiO_2 系催化剂样品的比表面分析(BET) | 第52-53页 |
·La_(1-x)Ce_xCoO_3 钙钛矿催化剂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53-56页 |
·钒系催化剂的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56-58页 |
·钒系催化剂的EDS 能谱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催化剂的活性表征 | 第61-71页 |
·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型催化剂的活性表征 | 第61-66页 |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钙钛矿型催化剂对模拟柴油机排气的催化净化性能研究 | 第61-62页 |
·钙钛矿型催化剂对柴油机尾气中NO_x 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 第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65页 |
·钙钛矿型催化剂对模拟柴油机排气的催化净化性能研究 | 第62-63页 |
·钙钛矿型催化剂对柴油机尾气中NO_x 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钒系催化剂的活性表征 | 第66-71页 |
·实验方法 | 第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69页 |
·V_2O_5 /TiO_2 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的研究 | 第66-67页 |
·V_2O_5/WO_3/TiO_2 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性能研究 | 第67-69页 |
·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