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引言 | 第11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相关技术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超声无损检测中超声信号处理和评价方法 | 第12-13页 |
·超声无损检测中的成像技术 | 第13-15页 |
·超声无损检测数字信号处理系统 | 第15-18页 |
·可重构计算技术 | 第18-24页 |
·可重构计算技术在超声无损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本文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第25页 |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超声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可重构架构的软硬件一体化模型 | 第27-54页 |
·引言 | 第27页 |
·超声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建模分析 | 第27-31页 |
·早期嵌入式系统模型 | 第27页 |
·软/硬件协同设计中的嵌入式系统模型 | 第27-29页 |
·可重构计算系统模型 | 第29页 |
·超声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可重构架构系统建模分析 | 第29-31页 |
·超声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可重构架构的结构模型 | 第31-32页 |
·超声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可重构架构的功能模型 | 第32-42页 |
·功能单元模型 | 第32-34页 |
·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功能单元控制模型 | 第34-41页 |
·基于事件驱动的系统功能模型 | 第41-42页 |
·应用与验证 | 第42-53页 |
·超声信号采样→滤波→压缩过程的基本功能结构 | 第42-44页 |
·采样→滤波→压缩过程功能单元设计 | 第44-49页 |
·功能验证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动态重构调度与配置及超声信号处理应用架构研究 | 第54-93页 |
·引言 | 第54页 |
·动态重构的调度和配置 | 第54-57页 |
·动态重构模型 | 第55页 |
·本文系统的重构调度和配置 | 第55-57页 |
·基于小波包分析和神经网络的超声信号缺陷识别 | 第57-63页 |
·基于小波包分析和神经网络的超声信号缺陷识别原理 | 第57-58页 |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超声缺陷信号特征提取 | 第58-59页 |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缺陷识别 | 第59-63页 |
·基于小波包分析和神经网络缺陷识别的可重构架构 | 第63-79页 |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特征提取可重构架构 | 第65-71页 |
·BP人工神经网络运算的可重构架构 | 第71-79页 |
·设计实现与功能验证 | 第79-92页 |
·小波包分解模块的设计 | 第79-83页 |
·小波包分解频段能量计算架构的设计实现 | 第83-85页 |
·BP人工神经网络运算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 第85-89页 |
·重构调度与配置控制模块的设计 | 第89页 |
·功能验证 | 第89-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四章 小波提升算法的可重构架构及其在超声信号消噪中的应用 | 第93-118页 |
·引言 | 第93页 |
·小波变换的提升算法 | 第93-98页 |
·小波变换的提升算法原理 | 第93-96页 |
·小波变换的提升算法与Mallat算法的比较 | 第96-98页 |
·小波变换提升算法的可重构架构 | 第98-111页 |
·提升算法的递归VLSI架构 | 第99-100页 |
·提升算法递归架构的多级流水线改进与优化 | 第100-105页 |
·改进的小波提升算法递归架构的FPGA实现 | 第105-111页 |
·小波提升算法的可重构架构在自适应小波阈值超声信号消噪中的应用 | 第111-117页 |
·铝合金中的超声信号模型 | 第111-112页 |
·阈值消噪法及其改进 | 第112-115页 |
·基于小波提升算法可重构架构的处理过程实现与验证 | 第115-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五章 基于PCI总线的超声信号协处理系统设计 | 第118-134页 |
·引言 | 第118页 |
·数据传输通道的设计 | 第118-127页 |
·数据采集队列(FIFO)输入和输出结构 | 第119-120页 |
·数据采集FIFO与SDRAM及FPGA的接口 | 第120-125页 |
·PCI总线接口的实现 | 第125-127页 |
·数据采集及传输流程的建立 | 第127页 |
·系统其它主要接口的建立 | 第127-131页 |
·程序存储器接口 | 第127-128页 |
·FPGA的重构配置 | 第128-131页 |
·系统采用的可重构ASIC类型 | 第131-133页 |
·基于PCI总线的可重构超声信号协处理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4-137页 |
·全文总结 | 第134-135页 |
·工作展望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7页 |
附录:读博期间所撰写的论文情况 | 第147-148页 |
致谢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