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烟粉虱寄主选择机制及其应用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5页 |
·世界性害虫B型烟粉虱的为害特性 | 第12-13页 |
·B型烟粉虱迅速成为我国灾害性害虫的原因 | 第13页 |
·生产中急需发展B型烟粉虱关键防治技术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机制研究概况 | 第15-33页 |
·植食性昆虫寄主定向行为机制的研究概况 | 第15-22页 |
·植物气味的作用 | 第15-20页 |
·昆虫触角感器及其功能 | 第20-21页 |
·植物颜色的作用 | 第21-22页 |
·植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的辨识和接受 | 第22页 |
·B型烟粉虱寄主选择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寄主定向和降落 | 第22-23页 |
·寄主辨识和接受 | 第23-26页 |
·昆虫寄主选择行为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第26-33页 |
·害虫行为调控的方法 | 第26-27页 |
·诱集作物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第27-33页 |
第三章 烟粉虱对寄主植物简麻的趋性及其应用 | 第33-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试验地点 | 第33-34页 |
·寄主植物苘麻上烟粉虱种群动态的调查 | 第34页 |
·寄主植物苘麻对烟粉虱发育历期及存活率的影响 | 第34页 |
·寄主植物苘麻对烟粉虱生殖率及生命参数的影响 | 第34页 |
·苘麻作为诱集寄主防治B型烟粉虱的研究 | 第34-35页 |
·数据分析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7页 |
·寄主植物苘麻上烟粉虱种群动态的调查 | 第36-37页 |
·烟粉虱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历期及存活率 | 第37-39页 |
·烟粉虱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生殖率及生命参数 | 第39-41页 |
·苘麻作为诱集寄主防治B型烟粉虱的研究 | 第41-47页 |
·讨论 | 第47-49页 |
第四章 烟粉虱寄主选择中定向行为的研究 | 第49-6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4页 |
·田间颜色牌诱捕烟粉虱试验 | 第49-50页 |
·寄主植物叶片颜色对烟粉虱寄主定向行为的影响 | 第50-51页 |
·寄主植物叶片反射光谱的测定 | 第51-52页 |
·寄主植物气味对烟粉虱寄主定向行为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不同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提取及鉴定 | 第53-54页 |
·数据处理 | 第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61页 |
·颜色牌诱捕烟粉虱试验结果 | 第54-55页 |
·寄主植物叶片颜色对烟粉虱寄主定向行为的影响 | 第55-56页 |
·寄主植物冠层反射光谱的测定 | 第56页 |
·寄主植物气味对烟粉虱寄主定向行为的影响 | 第56-58页 |
·不同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化学组分的鉴定 | 第58-61页 |
·讨论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烟粉虱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及功能研究 | 第63-7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3-64页 |
·供试昆虫 | 第63页 |
·扫描电镜制样方法 | 第63页 |
·透射电镜制样方法 | 第63-6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4-65页 |
·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 | 第64页 |
·透射电镜的观察结果 | 第64-65页 |
·讨论 | 第65-72页 |
第六章 烟粉虱寄主辨识机制的研究 | 第72-8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2-77页 |
·寄主植物与供试昆虫 | 第72页 |
·寄主植物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 第72-74页 |
·寄主植物对烟粉虱产卵行为的影响 | 第74-75页 |
·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取食行为(EPG)的影响 | 第75-77页 |
·数据分析 | 第7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7-83页 |
·寄主植物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 第77-79页 |
·寄主植物对烟粉虱产卵行为的影响 | 第79-81页 |
·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取食行为(EPG)的影响 | 第81-83页 |
·讨论 | 第83-8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85-88页 |
·烟粉虱在田间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种群动态比较 | 第85页 |
·寄主植物苘麻对烟粉虱发育、存活和生殖的影响 | 第85页 |
·寄主植物颜色在烟粉虱寄主选择中的作用 | 第85-86页 |
·寄主植物气味对烟粉虱寄主选择的影响 | 第86页 |
·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取食和产卵行为的影响 | 第86-87页 |
·寄主植物生理生化特征对烟粉虱寄主辨识的影响 | 第87页 |
·寄主植物苘麻诱集防治烟粉虱方法的建立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作者简介 | 第105-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