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语动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3页 |
第一节 毛南族简况 | 第18-19页 |
一、毛南族的地理分布 | 第18页 |
二、毛南族的族源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毛南语的使用情况和基本特点 | 第19-29页 |
一、毛南语的使用情况 | 第19-20页 |
二、毛南语的基本特点 | 第20-29页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29-30页 |
一、毛南语的研究现状 | 第29页 |
二、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三、本文的创新点 | 第30页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30-3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30-3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31页 |
三、语料来源 | 第31-33页 |
第二章 毛南语动词的句法特点 | 第33-48页 |
第一节 毛南语动词的构词特点 | 第33-37页 |
一、语音特点 | 第33-34页 |
二、构词特点 | 第34-37页 |
第二节 毛南语动词的语法功能 | 第37-46页 |
一、动词的再分类 | 第37-39页 |
二、动词的主要句法特征 | 第39-46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毛南语动词的语义角色类型和语义结构模式 | 第48-116页 |
第一节 毛南语动词的语义角色类型 | 第48-73页 |
一、及物、不及物动词和动词的配价 | 第48-49页 |
二、动词的论元 | 第49-50页 |
三、动词的语义角色类型 | 第50-73页 |
第二节 毛南语动词的语义结构模式分析 | 第73-111页 |
一、动词的配项和语义结构模式 | 第73-75页 |
二、动词的分类层级 | 第75页 |
三、动词的语义结构模式分析 | 第75-111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111-116页 |
第四章 毛南语的动宾结构 | 第116-143页 |
第一节 典型范畴和构式语法 | 第116-121页 |
一、范畴的典型理论 | 第116-117页 |
二、构式语法 | 第117-121页 |
第二节 毛南语动词对宾语的选择关系 | 第121-135页 |
一、动宾结构中宾语的不同句法类型 | 第121-124页 |
二、动词对名词性宾语的不同选择关系 | 第124-134页 |
三、名词宾语动宾结构的语法等级 | 第134-135页 |
第三节 毛南语的特殊动宾结构 | 第135-142页 |
一、存现句 | 第135-137页 |
二、双及物句式 | 第137-142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42-143页 |
第五章 毛南语的述补结构 | 第143-159页 |
第一节 毛南语的补语是什么 | 第143-146页 |
一、述补结构中补语的句法形式 | 第143-145页 |
二、补语和宾语的区别 | 第145-146页 |
第二节 毛南语述补结构的句法语义特征 | 第146-158页 |
一、述补结构中补语的类型 | 第146-147页 |
二、不同类型补语的句法语义特征 | 第147-158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158-159页 |
第六章 毛南语动词的类型学分析 | 第159-166页 |
第一节 毛南语动词的分析性特征 | 第159-162页 |
第二节 毛南语动词的语序类型学特征 | 第162-165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165-166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166-167页 |
附录 | 第167-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183-1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91-192页 |
作者声明 | 第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