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河流论文

西江流域水体有机污染物及大分子有机质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44页
   ·有毒有机污染物第12-21页
     ·有毒有机污染物第13页
     ·水体有毒有机污染物来源第13-14页
     ·水体优先污染物的确定第14-15页
     ·水体有毒有机物染物的危害第15-16页
     ·有毒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与转化第16-18页
     ·我国水体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西江流域水体污染研究现状第19-21页
   ·典型的有毒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概述第21-31页
     ·多环芳烃的物理化学性质第21页
     ·多环芳烃的来源第21-24页
     ·多环芳烃的源解析第24-26页
     ·有机氯农药种类及性质第26页
     ·有机氯农药在我国的生产使用状况第26-28页
     ·环境中残留农药的来源第28-30页
       ·大气中残留农药的来源第28-29页
       ·地面水中残留农药的来源第29页
       ·土壤中残留农药的来源第29-30页
       ·生物体中农药的来源第30页
     ·有机氯农药的源解析第30-31页
       ·分子标志物第30-31页
       ·手性化合物第31页
   ·自然有机质第31-41页
     ·土壤和水环境中的自然有机质第32-36页
     ·自然有机质对疏水性有机物的吸附作用第36-38页
       ·吸附平衡学模式第36-37页
       ·自然有机质在吸附过程中对HOCs的增溶作用第37-38页
     ·自然有机质的结构组成一性质的研究方法第38-41页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41-44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42页
     ·采样设计第42页
     ·论文工作量第42-44页
第二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第44-59页
   ·研究区域背景介绍第44-46页
   ·样品采集与保存第46-47页
   ·样品前处理第47-59页
     ·有机污染物PAHs和OCPs的前处理第47-53页
       ·化学试剂及材料第47-48页
       ·实验流程第48-50页
       ·仪器分析第50-53页
         ·多环芳烃第50-51页
         ·有机氯农药第51-52页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第52-53页
     ·腐殖酸、干酪根和碳黑的提取分离第53-59页
       ·腐殖酸的提取分离第53页
       ·干酪根和碳黑的提取分离第53-56页
         ·空白实验第53-54页
         ·平行实验第54-55页
         ·碳黑的提取分离第55-56页
         ·碳黑的提取分离第56页
       ·腐殖酸、干酪根和碳黑的仪器分析第56-59页
第三章 西江流域水体中的多环芳烃第59-73页
   ·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分布与分配第59-72页
     ·水样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分析结果第59-62页
     ·水相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第62-64页
     ·水相中多环芳烃的风险评价第64页
     ·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的分布第64-66页
     ·多环芳烃的来源第66-67页
     ·多环芳烃在溶解相和颗粒相中的分配系数第67-71页
     ·西江多环芳烃的通量计算第71-72页
   ·小结第72-73页
第四章 西江流域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第73-85页
   ·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与分配第73-84页
     ·水样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分析结果第73-74页
     ·水中的有机氯农药第74-77页
     ·颗粒物中的有机氯农药第77-81页
     ·有机氯农药在颗粒相与溶解相之间的分配及其影响因素第81-83页
     ·西江有机氯农药的通量计算第83-84页
   ·小结第84-85页
第五章 水体悬浮颗粒物中自然有机质的初步研究第85-107页
   ·腐殖酸第86-93页
     ·腐殖酸的元素组成第86-89页
     ·腐殖酸有机岩石学特征第89-93页
       ·反射光显微镜下的特征第89页
       ·荧光镜下的特征第89-93页
   ·干酪根和碳黑第93-104页
     ·干酪根的元素组成第93页
     ·干酷根的有机岩石学特征第93-97页
       ·干酪根的反射光显微镜特征第93-94页
       ·干酪的透射光显微镜特征第94-96页
       ·干酪根的荧光显微镜特征第96-97页
     ·碳黑的元素组成第97-98页
     ·碳黑的有机岩石学特征第98-101页
       ·碳黑的反射光显微镜特征第98页
       ·碳黑的透射光显微镜特征第98页
       ·碳黑的荧光显微镜特征第98-101页
     ·干酪根和碳黑的扫描电镜分析第101-103页
     ·水体悬浮颗粒物有机质性质和结构的非均质性第103-104页
     ·水体悬浮颗粒物有机质的成因第104页
   ·小结第104-107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之处及研究展望第107-110页
   ·第107-108页
     ·西江流域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第107页
     ·西江流域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第107-108页
     ·颗粒物中腐殖酸、干酪根和碳黑的组成结构特征第108页
   ·存在问题与不足之处第108-109页
   ·本文工作的创新之处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待)发表的文章第129-130页
致谢第130-132页
声明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
下一篇:冬小麦苗期的抗旱性鉴定及抗旱离体筛选体系建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