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抗癌散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及制剂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1章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第9-23页
   ·引言第9页
   ·天然药物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概述第9-11页
     ·皂苷第9-10页
     ·多糖第10-11页
     ·萜类第11页
     ·生物碱第11页
     ·黄酮第11页
   ·抗癌散研究基础第11-15页
     ·临床研究第11-12页
     ·药效研究第12页
     ·化学研究第12-13页
     ·抗癌散中各单味中药简介第13-15页
   ·MTT比色法简述第15-16页
   ·天然药物的超临界CO_2萃取第16-19页
     ·超临界CO_2性质特征第16-17页
     ·超临界萃取流程第17-18页
     ·超临界CO_2萃取天然药物实例第18-19页
   ·壳聚糖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甲壳素及壳聚糖的结构第19-20页
     ·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子第20-21页
     ·纳米中药概述第21页
     ·气雾剂概述第21-22页
   ·课题选择与主要内容第22-23页
第2章 抗癌散的萃取及活性部位的研究第23-32页
   ·仪器与试药第23-24页
     ·材料第23页
     ·主要试剂配制第23-24页
     ·仪器设备第24页
   ·实验部分第24-27页
     ·抗癌散各味药的鉴定及萃取第24-25页
     ·部位的活性筛选第25-27页
   ·结果与讨论第27-31页
     ·MTT法中检测波长的确定第27页
     ·不同用药浓度对Hela细胞的影响第27-29页
     ·相同用药浓度对各肿瘤细胞的影响第29-31页
     ·综合比较第31页
   ·结论第31-32页
第3章 正丁醇部位的分离第32-38页
   ·仪器与试药第32-33页
     ·材料第32页
     ·仪器设备第32-33页
   ·实验部分第33-35页
     ·复方抗癌散的萃取第33页
     ·分离部位第33页
     ·正丁醇部位的分离第33-34页
     ·体外细胞培养第34页
     ·MTT法测定人参皂苷Rg1对各肿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第34-35页
     ·判断标准第35页
   ·结果与讨论第35-38页
     ·抗癌散的出膏率第35页
     ·化合物Ⅰ的结构鉴定第35-36页
     ·人参皂苷Rg1对各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第36-37页
     ·讨论第37-38页
第4章 超临界CO_2萃取法萃取抗癌散第38-45页
   ·仪器与试药第38页
     ·材料第38页
     ·仪器设备第38页
   ·实验部分第38-40页
     ·超临界CO_2萃取法萃取抗癌散第38-39页
     ·抗癌散的回流萃取第39页
     ·萃取产物的测定第39-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44页
     ·超临界CO_2萃取抗癌散的工艺条件的选择第40-42页
     ·回流萃取浓缩出的浸膏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第42页
     ·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中各因素对人参皂苷Rg1萃取量的影响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第5章 人参皂苷Rg1壳聚糖微球的研究第45-52页
   ·仪器与试药第45页
     ·试验材料第45页
     ·试验仪器第45页
   ·实验部分第45-47页
     ·壳聚糖纳米球以及载药纳米球的制备第45-46页
     ·纳米微球结构表征第46页
     ·体外模拟释放试验第46页
     ·微球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第46-47页
     ·人参皂苷Rg1壳聚糖微球气雾剂的制备第47页
   ·结果与讨论第47-51页
     ·人参皂苷Rg1标准曲线测定结果第47-48页
     ·微球结构表征第48-49页
     ·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包封率的影响第49-50页
     ·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体外释放的影响第50页
     ·气雾剂中抛射剂的选择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第6章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附图第58-62页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数字控制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