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桩基论文

带褥垫层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7页
   ·复合地基的基本概念第9-11页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基第9-10页
     ·刚性桩复合地基第10-11页
     ·多元复合地基第11页
   ·褥垫层作用研究现状第11-13页
     ·褥垫层的概念第11-12页
     ·褥垫层技术研究现状及意义第12-13页
   ·复合地基桩体负摩阻力研究现状第13-16页
     ·负摩阻力研究现状概述第13-15页
     ·研究复合地基桩体负摩阻力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本文进行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6-17页
2 刚性桩复合地基褥垫层作用机理的探讨第17-38页
   ·竖向荷载下作用下CFG 桩复合地基性状第17-28页
     ·桩、土受力特性第17-22页
     ·CFG 桩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第22-28页
   ·褥垫层的作用第28-31页
     ·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第29页
     ·调整桩土荷载分担比第29-30页
     ·减小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第30页
     ·调整桩、土水平荷载的分担第30-31页
   ·褥垫层破坏模式和合理厚度的讨论第31-37页
     ·褥垫层厚度对地基处理效果的影响第31-32页
     ·当前褥垫层破坏模式研究成果第32-33页
     ·褥垫层破坏模式分析及合理厚度的确定第33-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桩身负摩阻力成因与对策分析第38-48页
   ·桩身负摩阻力成因与机理第38-41页
     ·负摩阻力的概念与分布特性第38-39页
     ·负摩阻力的成因第39-40页
     ·负摩阻力影响因素分析第40-41页
   ·侧摩阻力桩端效应的探讨第41-44页
     ·侧摩阻力桩端效应分析第41-42页
     ·侧摩阻力桩端效应探因第42-43页
     ·本文分析中对端阻效应的处理第43-44页
   ·侧摩阻力的简化计算模型第44-45页
     ·负摩阻力极大值的计算第44页
     ·线性简化计算模型第44-45页
   ·减小刚性桩复合地基桩体负摩阻力的措施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4 单桩工作性状分析中的半解析方法第48-61页
   ·桩顶向褥垫层刺入量的计算第48-51页
     ·球形孔扩张理论的解答第48-49页
     ·桩顶刺入量的求解第49-51页
   ·桩土应力比的解析第51-52页
   ·中性面位置的确定第52-59页
     ·现有的桩基中性面位置确定方法第52-53页
     ·桩间土体位移计算第53-54页
     ·桩体位移微分方程第54-56页
     ·桩体位移微分方程的求解第56-58页
     ·中性面位置的求解第58-59页
   ·中性面位置影响因素的讨论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5 结论与建议第61-63页
   ·本文研究的结论第61-62页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林省玉顺堂药业有限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的研究
下一篇:中国当代水库移民政策比较分析--以三门峡与三峡水库移民政策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