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影响因素 | 第11-13页 |
1.3.2 虚拟网络映射不同的分类方式 | 第13-14页 |
1.3.3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及深入方向 | 第14-15页 |
1.4 课题的研究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论文框架结构 | 第16-19页 |
第2章 虚拟网络映射问题基本论述 | 第19-27页 |
2.1 虚拟网络映射的基本原理 | 第19页 |
2.2 虚拟网络映射问题的基本模型 | 第19-20页 |
2.3 虚拟网络映射的评价指标 | 第20-22页 |
2.3.1 虚拟网络映射收益 | 第21页 |
2.3.2 虚拟网络花费COST | 第21页 |
2.3.3 虚拟网络映射性价比 | 第21-22页 |
2.3.4 虚拟网络请求接受率 | 第22页 |
2.3.5 虚拟网络映射单位性价比 | 第22页 |
2.4 虚拟网络映射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22-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基于SDN的分布式虚拟网络映射架构 | 第27-41页 |
3.1 研究思路 | 第27-35页 |
3.1.1 SDN集中控制体系架构 | 第28-30页 |
3.1.2 分布式系统架构 | 第30-32页 |
3.1.3 集中式虚拟网络映射架构 | 第32-33页 |
3.1.4 虚拟网络映射新架构 | 第33-35页 |
3.2 基于SDN的分布式虚拟网络映射架构描述 | 第35-38页 |
3.2.1 基于SDN的分布式虚拟网络映射架构描述 | 第35-37页 |
3.2.2 基于SDN的分布式虚拟网络映射架构实现流程 | 第37-38页 |
3.3 相关虚拟映射架构性能的对比分析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基于SDN的分布式虚网映射架构的映射算法 | 第41-51页 |
4.1 适配SDN-分布式虚网映射架构的虚网映射算法的设计思路 | 第41-44页 |
4.1.1 节点映射的设计思路 | 第41-42页 |
4.1.2 链路映射的设计思路 | 第42-44页 |
4.2 映射算法描述 | 第44-45页 |
4.2.1 节点映射算法 | 第44-45页 |
4.2.2 链路映射算法 | 第45页 |
4.3 基于SDN的分布式虚拟网络映射算法流程 | 第45-48页 |
4.3.1 方法流程 | 第45-46页 |
4.3.2 虚拟节点映射部分算法 | 第46-47页 |
4.3.3 虚拟链路映射部分算法 | 第47-48页 |
4.4 映射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48-50页 |
4.4.1 节点映射方法的优势分析 | 第48-49页 |
4.4.2 链路映射方法的优势分析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1-59页 |
5.1 传统的集中式虚拟网络映射方法 | 第51页 |
5.2 实验环境 | 第51-52页 |
5.3 实验步骤 | 第52-53页 |
5.4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第53页 |
5.5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3-58页 |
5.5.1 虚拟网络请求个数变化图 | 第53-54页 |
5.5.2 虚拟链路带宽资源 | 第54-55页 |
5.5.3 节点限制跳数 | 第55-56页 |
5.5.4 CPU大小 | 第56-57页 |
5.5.5 虚拟链路带宽影响接受率 | 第57-5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