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信息技术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7页
   ·研究的缘起第8页
   ·文献综述第8-9页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第10页
   ·研究的方法与策略第10-11页
   ·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1-17页
     ·信息技术学科第11-12页
     ·人力资源第12-13页
     ·教育人力资源第13-14页
     ·信息技术教师人力资源第14-17页
2 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7-24页
   ·心理学理论依据第17-18页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依据第18-19页
   ·绩效技术理论依据第19-20页
   ·管理学理论依据第20-24页
     ·“猴子管理法则”第20-21页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第21-22页
     ·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第22-24页
3 信息技术教师人力资源的调查与分析第24-34页
   ·宏观政策与举措调查第24-26页
   ·邵阳市信息技术教师人力资源调查与分析第26-31页
     ·调查的设计第26-27页
     ·调查的过程第27-28页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28-31页
   ·邵阳市信息技术教师业务水平考试与分析第31-34页
     ·考试的目的第31页
     ·考试的设计第31-32页
     ·考试的结果分析第32-34页
4 信息技术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第34-48页
   ·信息技术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第34-40页
     ·主要途径之一:专题培训第34-36页
     ·主要途径之二:以评促训第36-39页
     ·主要途径之三:研讨中创新第39-40页
   ·信息技术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措施第40-48页
     ·主要措施之一: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常规管理第40-44页
     ·主要措施之二:激励信息技术教师知识体系的自我更新第44-48页
5 信息技术教师人力资源的利用第48-61页
   ·信息技术教师人力资源个体效益的利用第48-55页
     ·个体效益利用之一:发挥潜力,高效利用第48-49页
     ·个体效益利用之二:开拓思维,勇挑重担第49-51页
     ·个体效益利用的促进:建立合理报酬机制第51-55页
   ·信息技术教师人力资源群体效益的利用第55-61页
     ·群体效益利用之一:信息技术教师群体结构优化第55-57页
     ·群体效益利用之二:信息技术教师群体协作与互动第57-58页
     ·群体效益利用的促进:团队授权第58-61页
结束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附录第64-73页
 附录一 邵阳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问卷调查与访谈提纲第64-67页
 附录二 邵阳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绩效综合评价细则第67-72页
 附录三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课件第72页
 附录四 有关证书、证明第72-73页
后记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及其紫杉醇含量调控的优化研究
下一篇:长春市网球运动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