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子高句丽山城及墓葬发现与研究
前言 | 第1-8页 |
一、石台子山城及其墓葬的发现、发掘与研究简况 | 第8-13页 |
1、石台子山城的地理位置 | 第8页 |
2、山城的发现与发掘 | 第8-11页 |
(1) 山城的发现 | 第8-9页 |
(2) 山城的试掘 | 第9页 |
(3) 山城城垣、马面及一号涵洞的发掘 | 第9页 |
(4) 山城门址的发掘 | 第9页 |
(5) 城内Ⅰ区和Ⅲ区居住址的发掘 | 第9-10页 |
(6) 城内Ⅱ区蓄水池的发掘 | 第10页 |
(7) 城内Ⅳ区瞭望台的发掘 | 第10-11页 |
3、山城周边高句丽墓葬的发现与发掘 | 第11页 |
4、山城及其墓葬的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二、山城形制特点与选址理念分析 | 第13-15页 |
三、山城建筑设施构筑特点与功能分析 | 第15-22页 |
1、山城防御建筑构筑特点与功能分析 | 第15-19页 |
(1) 拦马墙构筑特点及功能 | 第15页 |
(2) 山城城垣构筑特点及功能 | 第15-16页 |
(3) 马面构筑特点与功能 | 第16-17页 |
(4) 城门构筑特点与功能 | 第17-19页 |
2、山城城内建筑构筑特点与功能分析 | 第19-22页 |
(1) 蓄水池构筑特点与功能 | 第19-20页 |
(2) 排水涵洞构筑特点与功能 | 第20页 |
(3) 瞭望台构筑特点与功能 | 第20-21页 |
(4) 山城房址和灰坑遗迹构筑特点与功能 | 第21-22页 |
四、山城营建技术及营建资源分析 | 第22-28页 |
1、营建技术 | 第22页 |
2、营建资源分析 | 第22-28页 |
(1) 土石方量与工作日推断 | 第23-25页 |
(2) 山城人口与筑城人力 | 第25-26页 |
(3) 筑城工期与人力物力来源 | 第26-28页 |
五、山城出土遗物的考古学断代分析 | 第28-31页 |
1、陶器 | 第28-29页 |
2、铁器 | 第29-30页 |
3、铜器、骨器、石器及其他 | 第30-31页 |
六、山城周边高句丽墓葬分布及形制与性质探讨 | 第31-36页 |
1、山城周边高句丽墓地概况 | 第31-32页 |
(1) 九道沟墓地 | 第31页 |
(2) 六道沟墓地 | 第31-32页 |
(3) 大洋山墓地 | 第32页 |
2、墓葬形制 | 第32-33页 |
(1) 铲形墓 | 第32页 |
(2) 刀形墓 | 第32-33页 |
(3) 长方形墓 | 第33页 |
(4) 梯形墓 | 第33页 |
3、墓葬性质 | 第33-36页 |
(1) 墓葬与墓地的选址理念分析 | 第33-34页 |
(2) 墓葬砌筑结构、葬式与葬俗分析 | 第34-35页 |
(3) 随葬器物的考古学断代分析 | 第35-36页 |
七、结语 | 第36-43页 |
1、石台子山城的地位 | 第36-37页 |
2、石台子山城的性质 | 第37-38页 |
3、山城的城名 | 第38-39页 |
4、山城的时代和始建年代 | 第39-43页 |
(1) 山城砌筑风格的综合分析 | 第40-41页 |
(2) 山城墓葬与抚顺地区同类墓葬时代的对比分析 | 第41页 |
(3) 山城始建年代的分析 | 第41-43页 |
注释 | 第43-45页 |
附录一 插图 | 第45-64页 |
附录二 图版 | 第64-75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75-77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77-79页 |
后记 | 第79-80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