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4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22页 |
·生物入侵的现状 | 第9-10页 |
·生物入侵的危害 | 第10-13页 |
·生物入侵严重破坏了本土的生物多样性 | 第10-11页 |
·生物入侵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态污染 | 第11页 |
·生物入侵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第11-12页 |
·生物入侵还可能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 第12-13页 |
·生物入侵的过程及其机制 | 第13-14页 |
·生物入侵的过程 | 第13页 |
·生物入侵的机制 | 第13-14页 |
·紫茎泽兰的分布和危害 | 第14-16页 |
·紫茎泽兰入侵力强的原因 | 第16页 |
·紫茎泽兰的防治 | 第16-19页 |
·生态工程法防治紫茎泽兰 | 第17页 |
·紫茎泽兰的生物防治 | 第17-18页 |
·化学防除法防治紫茎泽兰 | 第18页 |
·机械防除法 | 第18-19页 |
·紫茎泽兰的利用 | 第19-20页 |
·根际微生物与植物入侵 | 第20-22页 |
·植物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20-21页 |
·根际微生物与植物的入侵机理 | 第21-22页 |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本地土壤微生物对紫茎泽兰和其它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24-3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实验样地的选择 | 第24页 |
·杀菌剂的选择 | 第24-25页 |
·种子的准备 | 第25页 |
·样地的处理 | 第25-26页 |
·样地的采收 | 第26页 |
·样品数据的处理 | 第26页 |
2 结果 | 第26-32页 |
·杀菌剂处理后农耕土对紫茎泽兰以及其它植物的影响 | 第26-29页 |
·土壤微生物对地上植物的影响 | 第26-29页 |
·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理化成分的变化 | 第29-32页 |
·土壤中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31页 |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理化成分的影响 | 第31-32页 |
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紫茎泽兰根际土壤微生物对自身种群建立和生长以及本地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34-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实验地的选择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2 紫茎泽兰根际微生物对紫茎泽兰和其它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35-40页 |
·紫茎泽兰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地上生物的影响 | 第35-38页 |
·紫茎泽兰根际微生物对紫茎泽兰幼苗及其生物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紫茎泽兰根际微生物对其它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紫茎泽兰根际微生物对样地其它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紫茎泽兰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各成分的影响 | 第38-40页 |
·华亭寺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第38-39页 |
·2009年和2010年华亭寺样地土壤成分变化 | 第39-40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0-44页 |
第四章 本地微生物对紫茎泽兰生长影响的方式 | 第44-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栽培用土的准备 | 第44页 |
·天然种子库 | 第44页 |
·室内试验的栽培 | 第44-45页 |
·杀菌剂处理 | 第45页 |
·观察记录 | 第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53页 |
1 讨论与结论 | 第47-52页 |
·本地土壤微生物对紫茎泽兰的生长和种群的建立表现为正反馈调节作用趋势 | 第47-49页 |
·紫茎泽兰根际微生物对紫茎泽兰的生长呈正反馈调节作用趋势,而对其它植物的生长则呈负反馈调节作用 | 第49-51页 |
·本地微生物对紫茎泽兰生长的影响方式 | 第51-52页 |
2 展望 | 第52-53页 |
附录1 各种培养基及实验用溶液配方 | 第53-54页 |
附录2 实验样地照片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