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回顾 | 第12-15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综述 | 第17-28页 |
·产权理论及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运用 | 第17-20页 |
·产权与产权制度 | 第17-18页 |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 | 第18-19页 |
·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 第19-20页 |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及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运用 | 第20-28页 |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 | 第20-24页 |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 第24页 |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 | 第24-28页 |
第3章 国有企业改革中产权界定和转让 | 第28-39页 |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产权界定 | 第28-30页 |
·产权界定的内涵 | 第28页 |
·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界定 | 第28-30页 |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方向分析 | 第30-33页 |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方式分析 | 第33-35页 |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难点问题分析 | 第35-39页 |
第4章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中的资产价值评估问题研究 | 第39-48页 |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的分析和选择 | 第39-41页 |
·国有企业资产价值评估委托人问题研究 | 第41-43页 |
·国有企业资产价值评估中难点问题研究 | 第43-48页 |
第5章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中两大难点问题研究 | 第48-55页 |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中职工身份置换成本问题 | 第48-51页 |
·问题的由来 | 第48页 |
·职工身份置换成本的确定 | 第48-50页 |
·安置成本的资金来源 | 第50-51页 |
·债务问题的研究 | 第51-55页 |
·债权转股权 | 第51-53页 |
·拍卖债权 | 第53页 |
·依法破产一部分国有企业 | 第53-55页 |
第6章 南京市“三联动”改革的实践和分析 | 第55-69页 |
·“三联动”改革的时代背景 | 第55-56页 |
·“三联动”改革的目的 | 第56-58页 |
·“三联动”改革中产权转让的具体形式 | 第58-59页 |
·“三联动”改革中对资产、人员安置成本以及负债问题的处理 | 第59-62页 |
·对于资产问题的处理 | 第59-61页 |
·对于人员问题的处理 | 第61-62页 |
·对债务问题的处理 | 第62页 |
·冶山矿业有限公司“三联动”改革的案例 | 第62-65页 |
·“三联动”改革取得的成果 | 第65-67页 |
·“三联动”改革中依然存在的不足 | 第67-69页 |
第7章 对今后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几点建议 | 第69-72页 |
·树立正确的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观点 | 第69-70页 |
·完善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外部环境 | 第70-71页 |
·加强决策的科学性 | 第71-72页 |
研究结论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