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11-19页 |
1 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 第11-14页 |
·有机农业的概念与发展意义 | 第11-12页 |
·国外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 第12页 |
·国内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江苏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2 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与技术 | 第14-16页 |
·国外有机农业的典型模式与技术 | 第14-15页 |
·国内有机农业的典型模式与技术 | 第15页 |
·江苏有机农业的典型模式与技术 | 第15-16页 |
3 发达地区城郊有机农业发展优势 | 第16-19页 |
·城郊农业的持续发展问题 | 第16-17页 |
·城郊有机农业的市场优势 | 第17页 |
·城郊丘陵发展有机农业综合优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9-22页 |
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9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9-20页 |
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0页 |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4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句容市及茅山丘陵腹地基本特征 | 第22-25页 |
1 句容市基本特征 | 第22页 |
2 茅山丘陵腹地区域自然资源特征 | 第22-25页 |
·茅山丘陵腹地自然资源条件 | 第22-23页 |
·茅山丘陵腹地区域社会经济特征 | 第23页 |
·经济收入 | 第23页 |
·社会经济技术条件 | 第23页 |
·茅山丘陵腹地区域的农业生产特征 | 第23-24页 |
·有机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和基础 | 第24页 |
·地理区位 | 第24页 |
·基础设施 | 第24页 |
·环境状况 | 第24页 |
·生态环境 | 第24页 |
·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现状 | 第24-25页 |
第四章 有机水稻种植模式与技术 | 第25-30页 |
1 有机水稻种植的主体模式与技术 | 第25页 |
·水稻单作模式 | 第25页 |
·稻鸭萍共作模式 | 第25页 |
2 有机水稻种植的综合效益分析 | 第25-28页 |
·试验概况 | 第25-26页 |
·试验结果 | 第26-28页 |
3 有机水稻与常规水稻种植的综合评价 | 第28-29页 |
4 有机稻生产规程(见附件1) | 第29-30页 |
第五章 有机水果种植模式与技术 | 第30-37页 |
1 有机水果种植的主体模式概况 | 第30-31页 |
·有机桃种植的主体模式 | 第30页 |
·有机枣种植的主体模式 | 第30-31页 |
·有机柿种植的主体模式 | 第31页 |
2 有机水果种植的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 第31-35页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31页 |
·生态效益分析 | 第31-34页 |
·社会效益分析 | 第34-35页 |
3 有机水果与常规水果种植的综合评价 | 第35-36页 |
4 有机水果种植技术规程(见附件2) | 第36-37页 |
第六章 句容市有机农业空间布局 | 第37-44页 |
1 句容市发展有机农业的必要性 | 第37-38页 |
·当地保护自身生态环境的需要 | 第37页 |
·向社会提供优质、安全、健康食品的需要 | 第37页 |
·解决当地“三农”问题的需要 | 第37-38页 |
2 发展有机农业的指导思想与空间布局 | 第38-44页 |
·指导思想 | 第38页 |
·空间布局 | 第38-44页 |
第七章 句容市有机农业发展模式与策略 | 第44-49页 |
1 句容市有机农业发展模式 | 第44-45页 |
·有机水稻为主的立体种养模式 | 第44页 |
·有机水果为主体的农牧立体种养复合经营模式 | 第44-45页 |
·有机茶叶为主体的农牧复合经营模式 | 第45页 |
2 句容市有机农业发展策略 | 第45-49页 |
·句容市发展有机农业的有利条件 | 第45-46页 |
·句容市发展有机农业的制约因素 | 第46-47页 |
·句容市有机农业发展策略的指导思想 | 第47页 |
·总体目标及发展策略 | 第47-48页 |
·保障策略 | 第48-49页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9-53页 |
1 讨论 | 第49-50页 |
·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 | 第49页 |
·发展有机农业的生产问题 | 第49-50页 |
·有机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 | 第50页 |
·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及产品市场 | 第50页 |
2 建议 | 第50-51页 |
·走高效的环保、节约型有机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 | 第50页 |
·接受龙头企业扶持 | 第50-51页 |
·依托科技进步 | 第51页 |
·建设示范户、示范方 | 第51页 |
·积极筹建有机农产品加工厂 | 第51页 |
·实施品牌战略,争创名牌 | 第51页 |
3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件1: 有机水稻生产技术标准、有机稻鸭萍共作生产技术标准 | 第56-63页 |
1 有机水稻生产技术标准 | 第56-59页 |
·范围 | 第56页 |
·规范性所用文件 | 第56页 |
·术语和定义 | 第56页 |
·基地选择、规划 | 第56-57页 |
·水稻田生态建设 | 第57页 |
·水稻种植 | 第57-58页 |
·施肥 | 第58页 |
·病、虫、草害防治 | 第58-59页 |
·收获 | 第59页 |
·水稻贮藏与运输 | 第59页 |
2. 有机稻鸭萍共作生产技术标准 | 第59-63页 |
·范围 | 第59-60页 |
·规范性所用文件 | 第60页 |
·基地选择、规划 | 第60页 |
·稻鸭萍共作田生态建设 | 第60页 |
·稻鸭萍共作种养殖 | 第60-61页 |
·施肥 | 第61页 |
·病、虫、草害防治 | 第61页 |
·收获 | 第61页 |
·水稻包装 | 第61-62页 |
·水稻贮藏与运输 | 第62-63页 |
附件2:有机水果种植的技术规程 | 第63-75页 |
1 有机桃生产技术标准 | 第63-69页 |
·范围 | 第63页 |
·规范性所用文件 | 第63页 |
·术语和定义 | 第63页 |
·基地选择、规划 | 第63-64页 |
·桃园生态建设 | 第64页 |
·桃树种植 | 第64页 |
·土壤管理和施肥 | 第64-65页 |
·病、虫、草害防治 | 第65-66页 |
·桃树整形修剪 | 第66-67页 |
·授粉及疏花疏果 | 第67页 |
·果实采收、分级、包装和贮藏 | 第67-68页 |
·果实贮藏与运输 | 第68-69页 |
2 果园有机牧草生产技术标准 | 第69-71页 |
·基地选择、规划 | 第69页 |
·果树、牧草种植 | 第69-70页 |
·土壤管理和施肥 | 第70页 |
·病、虫、草害防治 | 第70-71页 |
·牧草采收 | 第71页 |
3 有机枣(柿)生产技术规程 | 第71-75页 |
·建园 | 第71页 |
·土肥水管理 | 第71-72页 |
·土壤管理 | 第72页 |
·肥 | 第72页 |
·水 | 第72-73页 |
·栽培措施 | 第73页 |
·树相指标 | 第73页 |
·产地环境 | 第73页 |
·整形 | 第73页 |
·新梢管理 | 第73页 |
·花果管理 | 第73页 |
·间伐 | 第73页 |
·病虫防治 | 第73-74页 |
·采摘 | 第74-75页 |
附图1:江苏省句容市有机农业布局图 | 第75-76页 |
附图2:江苏省句容市有机农业主产区空间布局图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