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对象和方法 | 第9-11页 |
| 1 对象 | 第9页 |
| 2 方法 | 第9-11页 |
| 结果 | 第11-15页 |
| 1. 两组首次血清FABP、NSE、51008 浓度的比较 | 第11页 |
| 2. 依据FABP、NSE、51008 异常确定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 | 第11-12页 |
| 3. 在脑梗死的不同亚组中FABP 的比较 | 第12-15页 |
| 讨论 | 第15-19页 |
| 1 FABP 的生物学特性 | 第15页 |
| 2 H-FABP 作为脑梗死急性期的生物学指标 | 第15-17页 |
| 3 H-FABP 与其它(NSE、51008)作为急性脑梗死生物学指标的比较 | 第17-18页 |
| 4 H-FABP 作为急性脑梗死的生物学指标需注意的干扰因素 | 第18-19页 |
| 结论 | 第19-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23页 |
| 附录 | 第23-27页 |
| 附录1: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摘录)饶明俐主编 | 第23-25页 |
| 附录2: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 | 第25-27页 |
| 综述: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 第27-34页 |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34-35页 |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