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说明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前言 | 第8-9页 |
·目前国内外蓄能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蓄冷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蓄热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潜能储存技术 | 第11-12页 |
·蓄能策略 | 第12-13页 |
·全量蓄能 | 第12页 |
·分量蓄能 | 第12-13页 |
·负荷转移率 | 第13-14页 |
2 变质量能量转换及储存技术工作循环原理和特点 | 第14-19页 |
·闭式循环工作流程简介 | 第14-16页 |
·开式循环工作流程简介 | 第16-1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3 蓄能空调系统动态模型 | 第19-32页 |
·蓄能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 第19-22页 |
·压缩方式 | 第20-21页 |
·模型简化 | 第21-22页 |
·充能过程动态模型 | 第22-27页 |
·蒸发器和吸收器模块过程动态模型 | 第22-23页 |
·加湿器和压缩机模块过程动态模型 | 第23-24页 |
·发生/冷凝器模块过程动态模型 | 第24-25页 |
·溶液热交换器模块过程动态模型 | 第25页 |
·溶液储罐模块过程动态模型 | 第25-26页 |
·水储罐模块过程动态模型 | 第26-27页 |
·释能过程动态模型 | 第27-30页 |
·蒸发器和吸收器模块过程动态模型 | 第27-29页 |
·水储罐模块过程动态模型 | 第29页 |
·溶液储罐模块过程动态模型 | 第29-30页 |
·COP值与有效蓄能密度 | 第30-32页 |
4 蓄能空调/供热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第32-48页 |
·蓄能空调/热水联供系统 | 第32-37页 |
·设计日工况计算实例 | 第33页 |
·整个空调季节内负荷的计算 | 第33-35页 |
·模拟过程中计算参数选择 | 第35-36页 |
·其它参数 | 第36-37页 |
·分量蓄能策略下设计日系统运行过程动态特性分析结果 | 第37-39页 |
·整个空调季节内分量蓄能策略下系统运行过程动态特性分析 | 第39-48页 |
·整个空调季节系统性能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 第39-45页 |
·整个空调季节负荷转移率的计算 | 第45-48页 |
5 模拟结果讨论 | 第48-52页 |
·压缩机三种运行方式的比较 | 第48-49页 |
·环境温度和空调负荷率变化对系统充注参数的影响 | 第49-5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论文所得到的结论 | 第52-53页 |
·有待解决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