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橡胶SIBR的合成及白炭黑补强体系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正文 | 第11-8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36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集成橡胶SIBR的产生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SIBR的合成方法和分类 | 第13-18页 |
·线型结构的SIBR的合成 | 第13-17页 |
·星型结构的SIBR的合成 | 第17-18页 |
·SIBR合成反应中的结构调节剂 | 第18-19页 |
·补强填料 | 第19-29页 |
·填料补强理论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炭黑 | 第21-23页 |
·白炭黑 | 第23-29页 |
·新型填料 | 第29页 |
·SIBR的各种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 第29-31页 |
·分子链结构 | 第29-30页 |
·序列结构 | 第30页 |
·微观结构 | 第30页 |
·聚集态结构 | 第30-31页 |
·分子链的侧基结构 | 第31页 |
·SIBR的性能与表征 | 第31-34页 |
·SIBR的性能 | 第31-34页 |
·SIBR性能的表征 | 第34页 |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34-36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6-44页 |
·主要原材料及其处理 | 第36-37页 |
·聚合原料 | 第36页 |
·硫化原料 | 第36-37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37-38页 |
·聚合与硫化 | 第38-39页 |
·SIBR聚合实验 | 第38页 |
·SIBR硫化样品制备 | 第38-39页 |
·分析与表征 | 第39-44页 |
·SIBR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39-40页 |
·结构分析 | 第40-42页 |
·硫化特性 | 第42页 |
·动态力学性能 | 第42页 |
·物理机械性能 | 第42-43页 |
·白炭黑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43页 |
·其它 | 第43-4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4-84页 |
·不对称醚调节体系St/Ip/Bd三元共聚动力学 | 第44-57页 |
·引发温度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45-47页 |
·不对称醚用量比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47-49页 |
·总聚合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 第49-50页 |
·共聚反应体系中三种单体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50-57页 |
·小结 | 第57页 |
·各种因素对SIBR结构和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57-67页 |
·引发温度的影响 | 第57-59页 |
·不对称醚用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不同单体比的影响 | 第60-63页 |
·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第63-65页 |
·偶联效率的影响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硫化体系对SIBR的性能的影响 | 第67-80页 |
·偶联剂种类的影响 | 第67-69页 |
·Si69用量的影响 | 第69-71页 |
·白炭黑种类的影响 | 第71-73页 |
·白炭黑用量的影响 | 第73-78页 |
·不同白炭黑含水量对SIBR性能的影响 | 第78-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不同种类SIBR的影响 | 第80-82页 |
·与溶聚丁苯2305的比较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附录A 主要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 第92-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