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9页 |
1.1 污水处理的生物膜法 | 第9-13页 |
1.1.1 生物膜的形成及特点 | 第9-10页 |
1.1.2 生物膜净化废水的原理 | 第10-12页 |
1.1.3 生物膜的微生物相 | 第12-13页 |
1.2 生物膜反应器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3-19页 |
1.2.1 生物膜反应器的发展沿革 | 第13-14页 |
1.2.2 生物膜反应器的类型与技术现状 | 第14-19页 |
1.3 生物膜填料 | 第19-22页 |
1.3.1 填料的作用 | 第19页 |
1.3.2 填料需具备的条件 | 第19页 |
1.3.3 生物填料的分类及特点 | 第19-22页 |
1.4 影响生物膜的因素 | 第22-23页 |
1.4.1 温度 | 第22页 |
1.4.2 污染物负荷 | 第22页 |
1.4.3 PH值 | 第22页 |
1.4.4 溶解氧 | 第22-23页 |
1.4.5 填料性能 | 第23页 |
1.5 新型生物脱氮工艺 | 第23-26页 |
1.5.1 SHARON工艺 | 第23-24页 |
1.5.2 ANAMMOX工艺 | 第24-25页 |
1.5.3 SHARON-ANAMMOX组合工艺 | 第25-26页 |
1.5.4 CANON工艺 | 第26页 |
1.6 石油化工废水的特点 | 第26-27页 |
1.6.1 废水排放量大 | 第26-27页 |
1.6.2 废水中污染物组分复杂 | 第27页 |
1.6.3 废水处理难度大 | 第27页 |
1.7 摇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 第27-28页 |
1.7.1 摇动床工艺填料的特点 | 第27页 |
1.7.2 摇动床工艺特点 | 第27-28页 |
1.8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8-29页 |
1.8.1 研究目的 | 第28页 |
1.8.2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9-34页 |
2.1 实验装置及仪器 | 第29-30页 |
2.1.1 实验装置 | 第29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9-30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2.2 实验原料 | 第30-32页 |
2.2.1 Biofringe填料 | 第30-31页 |
2.2.2 实验用水 | 第31-32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2.3.1 监测项目 | 第32页 |
2.3.2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 第32页 |
2.3.3 氮的测定 | 第32-33页 |
2.4 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 第33-34页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4-56页 |
3.1 摇动床的特点 | 第34-35页 |
3.1.1 填料的对比实验 | 第34-35页 |
3.1.2 曝气方式的选择 | 第35页 |
3.2 挂膜方法 | 第35-37页 |
3.3 操作参数的选择 | 第37-38页 |
3.3.1 溶解氧的选择 | 第37页 |
3.3.2 温度的选择 | 第37页 |
3.3.3 PH值 | 第37-38页 |
3.4 运行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38-43页 |
3.4.1 水力停留时间的确定 | 第38-40页 |
3.4.2 回流比的确定 | 第40-43页 |
3.5 影响系统去降率的因素 | 第43-46页 |
3.5.1 进水COD/NH_3-N对系统去除总氮的影响 | 第43-44页 |
3.5.2 进水负荷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44-46页 |
3.6 摇动床反应器的优点 | 第46-50页 |
3.6.1 去除率高 | 第46-48页 |
3.6.2 抗冲击能力强 | 第48-50页 |
3.7 A池、O池去除污染物情况分析 | 第50-52页 |
3.7.1 有机物去除情况 | 第50页 |
3.7.2 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情况 | 第50-52页 |
3.8 控制生物膜厚度 | 第52-54页 |
3.9 生物膜的微观观察分析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