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7页 |
| ·金、银纳米颗粒的制备进展 | 第13-17页 |
| ·球形金、银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14页 |
| ·棒状金、银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14-16页 |
| ·三角形金、银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16-17页 |
| ·金、银纳米壳层的光学性质与制备研究 | 第17-21页 |
| ·金银纳米壳层的光学性质 | 第17-18页 |
| ·金银纳米壳层的制备 | 第18-21页 |
| ·金、银纳米颗粒及其壳层的稳定化 | 第21-22页 |
| ·金银纳米颗粒及其壳层的表征方法 | 第22-24页 |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第22页 |
| ·X射线法 | 第22-23页 |
| ·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高分辨电镜和扫描电镜) | 第23页 |
| ·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 | 第23-24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4-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37页 |
| 第二章 三角形银纳米片的制备、表征及其形成机理 | 第37-59页 |
| ·实验主要试剂与设备 | 第38页 |
|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53页 |
| ·不同反应温度下三角形银纳米片形成的两种方式 | 第39-46页 |
| ·80℃条件下三角形银纳米片的形成过程 | 第39-42页 |
| ·60℃条件下三角形银纳米片的形成过程 | 第42-46页 |
| ·强还原剂硼氢化钠浓度对三角形银纳米片尺寸和形貌的影响 | 第46-47页 |
| ·BRIJ35浓度对银纳米片形貌和尺寸的影响 | 第47-50页 |
| ·溶液PH值对银纳米片形貌的影响 | 第50页 |
|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银纳米片形貌的影响 | 第50-51页 |
| ·还原剂种类、还原剂与表面活性剂的搭配对银纳米片形貌的影响 | 第51-52页 |
| ·非光条件下三角形银纳米片形成机制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第三章 有机分子CTAB对银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 | 第59-71页 |
| ·实验主要试剂与设备 | 第59-60页 |
| ·实验方法 | 第60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0-67页 |
| ·CTAB浓度对银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 | 第60-63页 |
| ·CTAB作用下三角形银纳米片转变为圆片形银纳米颗粒的过程 | 第63-66页 |
| ·溴离子对银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 | 第66-67页 |
| ·小结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 第四章 三角形银纳米片的自组织行为及其表面增强拉曼特性 | 第71-83页 |
| ·实验主要试剂与设备 | 第72页 |
| ·实验方法 | 第72-73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3-77页 |
| ·三角形银纳米片的自组织行为 | 第73-75页 |
| ·三角形银纳米片高取向性多层膜的表面增强拉曼特性 | 第75-77页 |
| ·小结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第五章 三角形金纳米片的制备、表征及其形成机理 | 第83-93页 |
| ·实验试剂及主要设备 | 第83-84页 |
| ·实验方法 | 第84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4-89页 |
| ·小结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 第六章 纺锤形银纳米壳层的制备及其表面增强拉曼特性 | 第93-107页 |
| ·实验试剂及主要设备 | 第94页 |
| ·实验方法 | 第94-95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95-102页 |
| ·纺锤形铁黄(β-FeOOH)的表征及其光吸收特性 | 第95-96页 |
| ·PEI浓度对银纳米壳层形成的影响 | 第96-98页 |
| ·纺锤形银纳米壳层的形成过程及其光吸收特性 | 第98-101页 |
| ·纺锤形银纳米壳层的表面增强拉曼特性 | 第101-102页 |
| ·小结 | 第102-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 第七章 纺锤形金、金银双金属纳米壳层的制备及其光学特性 | 第107-123页 |
| ·实验试剂及主要设备 | 第107-108页 |
| ·实验方法 | 第108-109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9-119页 |
| ·纺锤形金纳米壳层的形成过程及其光吸收特性 | 第109-111页 |
| ·纺锤形金银双金属纳米壳层的形成过程及其光吸收特性 | 第111-114页 |
| ·原始银种子量对双金属纳米壳层厚度及其光吸收特性的影响 | 第114-117页 |
| ·沉积方式对双金属纳米壳层光吸收特性的影响 | 第117-119页 |
| ·小结 | 第119-1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1-123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123-127页 |
| 致谢 | 第127-129页 |
| 作者简历 | 第129-131页 |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