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住宅小区中的共有权益管理模式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8页 |
| ·研究问题及方法 | 第18-19页 |
| ·研究问题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研究的体系框架和创新点 | 第19-21页 |
| ·研究体系框架 | 第19-20页 |
| ·创新点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相关产权理论演化研究 | 第21-28页 |
| ·各类产权的内涵与范畴 | 第21-25页 |
| ·产权的概念 | 第21页 |
| ·各产权的范畴 | 第21页 |
| ·国有资产 | 第21-23页 |
| ·公司法人产权 | 第23-24页 |
| ·私有财产 | 第24-25页 |
| ·相关产权制度理论比较研究 | 第25-28页 |
| ·法律范畴比较研究 | 第25-26页 |
| ·经济范畴比较研究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商品住宅小区中共有权益的界定 | 第28-36页 |
| ·共有权益的概念及特征 | 第28页 |
| ·共有权益的法律关系 | 第28-30页 |
| ·共有权益行使的主体—业主 | 第28-29页 |
| ·共有权益的客体—共有部分 | 第29-30页 |
| ·构建过程中的共有权益 | 第30-34页 |
| ·共有权益的产生过程和形成原因 | 第30-31页 |
| ·共有权益的认定 | 第31-33页 |
| ·共有权益开发过程中的认定原则 | 第33-34页 |
| ·共有权益的内容及分类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商品住宅小区中共有权益的计量 | 第36-41页 |
| ·权益计量模式分析与比较 | 第36-37页 |
| ·共有权益的经济关系 | 第37-41页 |
| ·共有权益的计量模式 | 第37页 |
| ·共有权益的会计计量 | 第37-39页 |
| ·共有权益的收益及分配 | 第39-41页 |
| 第五章 构建商品住宅小区中共有权益管理新模式 | 第41-46页 |
| ·商品住宅小区内共有权益管理模式的创新 | 第41页 |
| ·商品住宅小区内共有权益管理新模式的基本框架 | 第41-46页 |
| ·新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 第41-42页 |
| ·新模式下的产权处理 | 第42-43页 |
| ·新模式的运作机制 | 第43-46页 |
| 第六章 实例分析 | 第46-55页 |
| ·住宅小区研究技术路线 | 第46页 |
| ·住宅小区状况 | 第46-47页 |
| ·住宅小区调查 | 第47-48页 |
| ·住宅小区共有权益管理问题分析 | 第48-49页 |
| ·住宅小区共有权益管理建议 | 第49-54页 |
| ·住宅小区共有权益确认制度 | 第49-50页 |
| ·住宅小区可经营性共有权益管理制度 | 第50-52页 |
| ·住宅小区共有权益经营管理纠纷解决制度 | 第52-54页 |
| ·住宅小区共有权益收益 | 第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 ·研究结论 | 第55页 |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