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河流论文

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现状与特征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41页
 1 富营养化的定义与分类第11-12页
   ·富营养化的定义第11页
   ·富营养化的分类第11-12页
 2 富营养化的成因第12-19页
   ·富营养化成因的两种理论第12-13页
   ·营养盐在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第13页
   ·人类活动与沿海水域营养盐负荷的关系第13-14页
   ·影响营养盐收支的过程第14-18页
   ·水体更新周期对富营养化的影响第18页
   ·光照和温度对富营养化的影响第18-19页
 3 富营养化的危害第19-20页
 4 近海富营养化概念模型的演化第20-27页
 5 近海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第27-30页
 6 河流大坝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第30-33页
   ·筑坝对河流水文特性的影响第30-31页
   ·对水体氧浓度的影响第31-32页
   ·对氮和磷循环的影响第32页
   ·对营养盐结构的影响第32-33页
   ·引起有害赤潮暴发第33页
 7 长江口海域的研究现状第33-41页
   ·长江口环境概况第33-35页
   ·长江口的研究进展第35-41页
第二章 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现状调查第41-64页
 1 前言第41页
 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第41-43页
   ·调查时间与采样站位第41页
   ·采样与分析方法第41-4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3-63页
   ·富营养化特征参数空间分布特征第43-51页
   ·富营养化特征参数平面分布特征第51-61页
   ·长江口海域的富营养化现状第61-63页
 4 小结第63-64页
第三章 长江口水域不同区域对营养盐增加的敏感性分析第64-84页
 1 前言第64页
 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第64-65页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第64页
   ·数据分析与处理第64-65页
 3 结果与讨论第65-83页
   ·长江口水域不同区域物理、化学和生物参数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第65-71页
   ·营养盐浓度的长期变化趋势第71-72页
   ·浮游植物生物量和溶解氧对营养盐增加的响应第72-74页
   ·长江口水域不同区域对营养盐增加的敏感性分析第74-83页
 4 小结第83-84页
第四章 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对长江口海域富营养化特征的分析第84-97页
 1 前言第84页
 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第84-87页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第84-85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85页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原理第85-8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87-96页
   ·各参数的季节变化第87-88页
   ·主成分分析第88-91页
   ·长江口海域富营养化水平的空间变化特征第91-93页
   ·长江口海域富营养化水平的季节性差异第93-94页
   ·主成分与物理参数的关系第94-95页
   ·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的驱动因素第95-96页
 4 小结第96-97页
第五章 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状况比较分析第97-111页
 1 前言第97页
 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第9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97-110页
   ·蓄水前后环境因素的比较第97-99页
   ·蓄水前后营养盐浓度及分布特征的比较第99-103页
   ·蓄水前后营养盐比例的比较第103-106页
   ·蓄水前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比较第106-110页
 4 小结第110-111页
第六章 结论第111-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32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32-133页
致谢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混沌的非相干雷达海杂波抑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太原盆地玉米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