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显示器灰度控制的分形方法研究及IP核实现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研究背景 | 第12-24页 |
·平板显示器的发展和特点 | 第12-15页 |
·平板显示灰度成像方法概述 | 第15-20页 |
·分形理论概述 | 第20-24页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4-25页 |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25-26页 |
·论文安排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基于时空映射拓扑架构的FPD扫描方法研究 | 第28-45页 |
·临界闪烁频率及视觉响应 | 第28-33页 |
·临界闪烁频率 | 第28-30页 |
·视觉阈限的量子理论与差别感觉阈限 | 第30-31页 |
·人眼视觉响应和光能积累模型 | 第31-33页 |
·FPD灰度扫描的时空映射拓扑架构 | 第33-36页 |
·基于时空映射拓扑架构的灰度扫描方法研究 | 第36-44页 |
·传统扫描方法 | 第37-38页 |
·线性按位扫描方法 | 第38-41页 |
·非线性按位扫描方法 | 第41-42页 |
·子空间按位扫描方法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最优扫描结构及分形模型 | 第45-61页 |
·FPD灰度显示的最优扫描结构 | 第45-50页 |
·最优扫描结构的分形模型 | 第50-56页 |
·相关分形几何学定义 | 第50-53页 |
·最优扫描结构的自相似分形模型 | 第53-56页 |
·分形扫描模型的分形维数 | 第56-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分形扫描IP核的算法研究与实现 | 第61-97页 |
·分形扫描核心模块架构设计 | 第61-64页 |
·分形扫描核心模块的ROM表格实现方法 | 第64-67页 |
·分形扫描核心模块的纯逻辑算法推导及实现 | 第67-79页 |
·格雷码逻辑生成的定位器优化方式 | 第67-71页 |
·子空间码与位码数列的推导 | 第71-73页 |
·位码数列的特征及逻辑生成 | 第73-76页 |
·子空间码序列的特征 | 第76-77页 |
·子空间码序列的逻辑生成 | 第77-79页 |
·分形扫描方法的参数化IP核设计与仿真 | 第79-91页 |
·分形扫描的参数化IP核的设计 | 第79-90页 |
·分形扫描的参数化IP核的仿真 | 第90-91页 |
·扫描性能分析及比较 | 第91-96页 |
·扫描性能分析 | 第92-94页 |
·扫描效率比较 | 第94-96页 |
·小结 | 第96-97页 |
第五章 基于分形扫描IP核的FPD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97-125页 |
·LED分形扫描控制显示系统结构框图 | 第97-99页 |
·以太网视频发送卡的设计 | 第99-103页 |
·多媒体视频显示卡 | 第99-100页 |
·以太网视频发送卡的设计 | 第100-103页 |
·基于分形IP核的扫描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103-123页 |
·平板显示器的接口设计 | 第106-108页 |
·内存管理模块的设计及内存存贮格式 | 第108-115页 |
·图像接收与数据转置模块 | 第115-118页 |
·扫描模块的设计 | 第118-123页 |
·基于分形扫描IP核的FPD系统的应用 | 第123-124页 |
·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5-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项目、专利和发表的论文 | 第134-138页 |
附录A 显示效果图、分形扫描控制器实样 | 第138-139页 |
附录B 部分主要模块的AHDL代码 | 第139-148页 |
附录C 接口信号定义 | 第148-151页 |
附录D 文中出现的图和表 | 第151-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 第154-155页 |
发表意见书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