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1页 |
表格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0页 |
·微型化的挑战 | 第12-14页 |
·电渗与流场可视化测量技术 | 第14-19页 |
·电渗 | 第14页 |
·流场可视化测量技术 | 第14-19页 |
·本文的研究动机和目标 | 第19页 |
·本文的组织 | 第19-20页 |
第2章 微管道内电渗的传递特性 | 第20-33页 |
·双电层理论与其数值分析 | 第20-24页 |
·双电层理论 | 第20-22页 |
·电渗的控制方程 | 第22-24页 |
·直管道与十字交叉管道中的电渗流 | 第24-29页 |
·实验设置 | 第24-26页 |
·直管道中的电渗流 | 第26页 |
·十字交叉管道中的电渗流 | 第26-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3页 |
第3章 Micro-PIV光学系统与伪Monte Carlo模拟 | 第33-50页 |
·Micro-PIV光学系统 | 第33-46页 |
·Micro-PIV的无限远光学系统 | 第33页 |
·几何焦平面上的Fraunhofer衍射 | 第33-38页 |
·几何焦平面附近的衍射场 | 第38-46页 |
·CCD采样模型与离散化误差 | 第46-48页 |
·示踪粒子的伪Monte Carlo模拟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单像素整体互相关算法 | 第50-71页 |
·互相关分析原理 | 第50-53页 |
·数学描述 | 第50-52页 |
·互相关分析的统计特性 | 第52-53页 |
·单像素整体互相关算法 | 第53-58页 |
·算法原理 | 第53-55页 |
·驻点流场的伪Monte Carlo模拟 | 第55-57页 |
·用SPEC算法进行流场重建 | 第57-58页 |
·SPEC算法的精度分析 | 第58-70页 |
·互相关峰的亚象素拟合 | 第58-68页 |
·速度梯度对算法精度的影响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Bi-SPEC算法 | 第71-78页 |
·Bi-SPEC算法原理 | 第71-74页 |
·单像素分辨率算法的边界选择性 | 第74页 |
·Bi-SPEC算法的精度分析 | 第74-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78-80页 |
·论文的主要成果 | 第78页 |
·深化本论文结论的一些建议 | 第78-79页 |
·补充说明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