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9页 |
·重金属废水污染的概况 | 第9-10页 |
·重金属废水的治理 | 第10-14页 |
·重金属废水处理原则 | 第10-11页 |
·重金属废水的特点 | 第11页 |
·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方法 | 第11-14页 |
·磁分离技术简介 | 第14-15页 |
·生物膜去除重金属离子技术简介 | 第15-20页 |
·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转化 | 第16-17页 |
·微生物吸附与微生物累积 | 第17-19页 |
·生物方法处理重金属离子的优点 | 第19-20页 |
·电场对微生物的影响 | 第20-21页 |
·微生物在磁场作用下的行为 | 第21-22页 |
·趋磁性细菌的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磁特性和运动特性 | 第22-23页 |
·分类和分布 | 第23-24页 |
·培养方法 | 第24-25页 |
·趋磁性细菌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趋磁性细菌载体磁分离原理 | 第26页 |
·本项研究的产生基础和取得进展的可能性 | 第26-27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7-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研究意义 | 第28-29页 |
第二章 趋磁性细菌的培养与收集 | 第29-32页 |
·趋磁性细菌的富集培养 | 第29-30页 |
·趋磁性细菌的收集 | 第30页 |
·用MPN法测量污泥中MTB的数量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电场下趋磁性细菌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 第32-49页 |
·趋磁性细菌吸附重金属离子最佳吸附条件的确定 | 第32-37页 |
·实验仪器及装置 | 第33-34页 |
·各因素对微好氧趋磁性细菌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的实验 | 第34-37页 |
·电场下的吸附实验 | 第37-47页 |
·内电场下的吸附实验 | 第37-42页 |
·外电场下的吸附实验 | 第42-47页 |
·单一金属体系生物吸附动力学模型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电磁场下吸附了重金属离子的MTB与废水分离的实验研究 | 第49-63页 |
·实验方法和装置 | 第49-50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实验装置 | 第50页 |
·丝网分离器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62页 |
·丝网分离器和多悬丝分离器、平行板分离器的对比实验 | 第50-55页 |
·丝网分离器丝网摆放位置的对比实验 | 第55-58页 |
·电场下的分离实验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电磁场-趋磁性细菌复合工艺处理含镍离子废水的研究 | 第63-66页 |
·实验装置和流程 | 第63-64页 |
·实验流程 | 第63-64页 |
·实验主要装置 | 第64页 |
·实验条件 | 第6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4-65页 |
·有关工艺的进一步改进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70页 |
·结论 | 第66页 |
·创新点总结 | 第66-67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67-70页 |
·菌的种属鉴定 | 第67页 |
·好氧菌的富集培养 | 第67-68页 |
·电场介入强化吸附过程的进一步研究 | 第68页 |
·较完备的吸附和脱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68页 |
·趋磁性细菌在电磁分离器中运动模型的建立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附录 | 第77-81页 |
单一金属体系生物吸附动力学模型求解程序 | 第77-81页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