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A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 1. 植物基因对基因抗病性 | 第11-14页 |
| ·病原物Avr基因 | 第11-12页 |
| ·植物R基因 | 第12-13页 |
| ·植物R基因产物对病原物Avr基因产物的识别 | 第13页 |
| ·激发子-受体模式 | 第13页 |
| ·“保卫”模式 | 第13页 |
| ·植物 R基因下游信号传导 | 第13-14页 |
| 2 烟草与TMV互作的分子机理 | 第14-16页 |
| ·烟草与TMV的互作 | 第14-15页 |
| ·烟草的抗病基因N | 第15-16页 |
| ·N基因的结构 | 第15页 |
| ·N基因结构功能分析 | 第15页 |
| ·N基因功能的温度敏感性 | 第15-16页 |
| ·N蛋白的活化 | 第16页 |
| ·TMV无毒决定子 | 第16页 |
| ·N/p50互作下游的信号传导 | 第16页 |
| 3. 光照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 | 第16-20页 |
| ·光的感受(perception) | 第17页 |
| ·EEE的逸散和ROS的产生 | 第17-18页 |
| ·光照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 | 第18页 |
| ·光照影响植物抗病性的机理 | 第18-20页 |
| ·光合作用过程中ROS和防卫相关因子的产生 | 第19页 |
| ·光的信号传导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光系统II的抑制增强N介导的抗性但减弱烟草非寄主抗性 | 第20-2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 ·供试植物和病原物 | 第20-21页 |
| ·敌草隆处理 | 第21页 |
| ·病原物接种 | 第2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4页 |
| ·携带N/p50基因对的杂交烟草的获取和检验 | 第21-22页 |
| ·敌草隆处理对N/p50烟草苗过敏性坏死反应的影响 | 第22页 |
| ·敌草隆处理对烟草对炭疽菌薏该分离物的非寄主抗性的影响 | 第22-24页 |
| 3 讨论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光照对烟草N/P50介导的HR的影响 | 第25-41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 ·植物材料和培育条件 | 第25-26页 |
| ·Northern分析 | 第26-27页 |
| ·总 RNA提取 | 第26页 |
| ·甲醛变性电泳 | 第26页 |
| ·RNA转膜 | 第26-27页 |
| ·探针的制备 | 第27页 |
| ·杂交 | 第27页 |
| ·荧光定量 Real Time-PCR: | 第27-29页 |
| ·RNA提取 | 第28页 |
| ·反转录获取cDNA | 第28页 |
| ·Real Time-PCR | 第28-29页 |
| ·荧光定量Real Time-PCR相对定最算法 | 第2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 ·黑暗条件下N/p50烟草苗过敏性坏死比光照条件下产生更早,强度更大 | 第29-30页 |
| ·在高温条件下,光照对N/p50烟草苗过敏性坏死的影响减弱 | 第30页 |
| ·黑暗增强烟草苗中p50基因以及与HR,信号传导和防卫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30-31页 |
| ·N基因表达的Real Time-PCR分析 | 第31页 |
| 3 讨论 | 第31-41页 |
| ·研究环境条件下对R/Avr介导的抗病性的影响的体系 | 第31-32页 |
| ·光照对N/p50介导的HR的影响及可能的机理 | 第32-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