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第9页 |
·国家提出“走出去”战略 | 第9-10页 |
·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并进行跨国经营尝试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基本假设的提出 | 第11-13页 |
·本文研究的特色和意义 | 第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本文基本假设 | 第13页 |
第三节 文章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本文结构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理论及实践 | 第15-28页 |
第一节 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5-19页 |
·国际标准 | 第15-18页 |
·我国标准 | 第18-19页 |
·对中小企业标准的评价 | 第19页 |
第二节 跨国经营理论的发展 | 第19-26页 |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 | 第19-20页 |
·跨国公司经典理论介绍和评价 | 第20-24页 |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理论发展状况 | 第24-25页 |
·对跨国经营理论的总体评价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国外发展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经验 | 第26-28页 |
·部分发达国家政府发展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经验 | 第26-27页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现状 | 第28-45页 |
第一节 跨国经营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28-34页 |
·经济因素 | 第28-32页 |
·政治法律因素 | 第32-33页 |
·社会文化因素 | 第33页 |
·自然因素 | 第33页 |
·外部环境分析总结 | 第33-34页 |
第二节 跨国经营的内部能力分析 | 第34-38页 |
·研发能力分析 | 第34-35页 |
·采购能力 | 第35页 |
·生产制造能力 | 第35-36页 |
·营销能力 | 第36-37页 |
·内部能力分析总结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制造业中小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概况 | 第38-45页 |
·基本情况介绍 | 第38-39页 |
·实施跨国经营所处阶段 | 第39-42页 |
·跨国经营分布情况 | 第42-45页 |
第四章 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必然趋势与可行性 | 第45-50页 |
第一节 跨国经营的必然趋势 | 第45-46页 |
·外部环境改变促使企业跨国经营 | 第45页 |
·企业获取经营资源的内在要求 | 第45-46页 |
·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 第46页 |
第二节 跨国经营可行性的 SWOT分析 | 第46-49页 |
第三节 本章分析总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模式选择 | 第50-66页 |
第一节 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价值链模型的引入及简化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制造行业的重新归类 | 第51-52页 |
第三节 跨国经营的竞争战略选择 | 第52-55页 |
·成本领先战略 | 第52-53页 |
·差异化战略 | 第53-54页 |
·市场补缺战略 | 第54-55页 |
第四节 进入国际市场方式选择 | 第55-57页 |
·出口进入方式 | 第55-56页 |
·契约方式进入 | 第56页 |
·直接投资方式进入 | 第56-57页 |
·网络经营方式进入 | 第57页 |
第五节 跨国经营模式的分类及分析 | 第57-66页 |
·研发国际化模式 | 第58-60页 |
·采购国际化模式 | 第60-61页 |
·制造国际化模式 | 第61-63页 |
·营销国际化模式 | 第63-66页 |
第六章 中小跨国经营现存问题及简要对策分析 | 第66-69页 |
·企业基础设施问题及对策 | 第66-67页 |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 第67页 |
·企业的内部后勤 | 第67-68页 |
·跨国经营活动的其他问题 | 第68-69页 |
第七章 本文结论及思考 | 第69-70页 |
·本文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 | 第69页 |
·对本文研究的延伸思考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