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复合纳滤膜的制备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7页 |
| ·膜分离技术 | 第8-9页 |
| ·膜分离技术概述 | 第8页 |
| ·膜分离过程简介 | 第8-9页 |
| ·纳滤技术 | 第9-13页 |
| ·纳滤技术概述 | 第9-10页 |
| ·纳滤膜的应用 | 第10-13页 |
| ·纳滤膜结构和分离原理 | 第13-14页 |
| ·纳滤膜的结构 | 第13页 |
| ·纳滤膜的分离原理 | 第13-14页 |
| ·纳滤膜的制备方法与材质 | 第14-17页 |
| ·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 第14-17页 |
| ·纳滤膜的材质 | 第17页 |
| ·纳滤膜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7-20页 |
| ·纳滤膜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纳滤膜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 第19-20页 |
| ·纳滤膜的优先研究课题 | 第20页 |
| ·聚乙烯醇膜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 ·聚乙烯醇薄层复合膜的研究 | 第21-23页 |
| ·改性的聚乙烯醇不对称膜的研究 | 第23-24页 |
| ·本课题的提出、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 ·本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24-25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聚乙烯醇复合纳滤膜的制备 | 第27-44页 |
| ·前言 | 第27-28页 |
| ·实验部分 | 第28-34页 |
|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28-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 ·基膜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 ·PVA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催化剂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 ·交联剂种类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38页 |
| ·交联剂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 ·交联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 ·热处理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复合次数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4页 |
| 第三章 聚乙烯醇复合膜的物化性能 | 第44-49页 |
| ·前言 | 第44页 |
| ·实验内容 | 第44-46页 |
| ·实验试剂 | 第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6-48页 |
| ·耐氯性测试 | 第46页 |
| ·耐高温性测试 | 第46-47页 |
| ·化学稳定性测试 | 第47页 |
| ·耐压密性测试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操作条件对聚乙烯醇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第49-56页 |
| ·前言 | 第49-50页 |
| ·实验部分 | 第50页 |
| ·实验试剂 | 第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4页 |
| ·操作压力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 ·膜对不同料液的截留性能 | 第51-52页 |
| ·料液浓度的影响 | 第52-54页 |
| ·小结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微观结构分析 | 第56-64页 |
| ·分析仪器及原理 | 第56-57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56页 |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第56-5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3页 |
| ·扫描电镜形貌分析 | 第57-61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1-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64-67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有待研究的内容 | 第65页 |
| ·膜的贮存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 附录 | 第72-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