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单片机以太网接入研究与实现
第1章 绪论 | 第1-11页 |
·嵌入式设备Internet接入的需求 | 第7页 |
·嵌入式设备Internet接入的现有方案 | 第7-8页 |
·嵌入式设备的Internet接入底层硬件协议 | 第8-9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9页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页 |
第2章 嵌入式设备Internet接入实现的特点 | 第11-19页 |
·TCP/IP网络体系结构 | 第11-14页 |
·ISO/OSI网络体系结构 | 第11-12页 |
·TCP/IP网络体系结构 | 第12-14页 |
·总线式以太网及802.3标准 | 第14-16页 |
·总线式以太网技术 | 第14-15页 |
·以太网的物理传输帧封装格式 | 第15页 |
·以太网的数据传送过程 | 第15-16页 |
·嵌入式设备Internet接入实现的特点 | 第16页 |
·单片机与计算机TCP/IP协议实现的不同 | 第16-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TCP/IP协议分析 | 第19-28页 |
·TCP/IP协议的封装和分用 | 第19-20页 |
·封装 | 第19-20页 |
·分用 | 第20页 |
·TCP/IP协议分析 | 第20-27页 |
·单片机TCP/IP构架 | 第20-21页 |
·网际协议IP | 第21-23页 |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 第23-25页 |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 第25-26页 |
·地址解析协议ARP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系统硬件构成 | 第28-36页 |
·系统硬件组成 | 第28页 |
·网络连接 | 第28-35页 |
·网卡芯片DM9000 | 第29-34页 |
·滤波变压器 | 第34页 |
·单片机和网卡芯片DM9000的接口原理图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51单片机TCP/IP协议的嵌入实现 | 第36-62页 |
·引言 | 第36-37页 |
·总体程序设计 | 第37-38页 |
·总体设计思想 | 第37-38页 |
·DM9000驱动程序设计 | 第38-44页 |
·主要函数说明 | 第38-41页 |
·DM9000的初始化 | 第41-42页 |
·收包子程序 | 第42-43页 |
·发包子程序 | 第43-44页 |
·TCP/IP协议设计 | 第44-59页 |
·ARP模块设计 | 第44-48页 |
·IP模块设计 | 第48-52页 |
·ICMP模块设计 | 第52-56页 |
·UDP模块设计 | 第56-59页 |
·上位机程序设计 | 第59-62页 |
·PING功能 | 第60-61页 |
·UDP功能 | 第61页 |
·UDP数据接收 | 第61-62页 |
第6章 总结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A 以太网控制板原理图 | 第67-68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工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