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 第1-12页 |
第一章 公司(企业)契约理论 | 第12-20页 |
·企业契约理论的逻辑归纳 | 第12-15页 |
·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制企业的产生 | 第12-13页 |
·企业性质的逻辑归纳 | 第13-15页 |
·公司法学者对经济学上公司契约理论的继承--公司法的任意法性 | 第15-20页 |
·公司是一套合同规则 | 第16-18页 |
·公司法是示范合同文本 | 第18-19页 |
·公司法的任意法性质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公司法的任意法性之评价 | 第20-46页 |
·经济学家和法学家视野中的契约 | 第20-41页 |
·经济学上的契约 | 第20-30页 |
·法律上的契约 | 第30-37页 |
·经济学上和法律上契约的比较 | 第37-41页 |
·早期企业契约理论中的完全契约理论在法律上的障碍 | 第41-42页 |
·不完全契约理论在法律上的障碍 | 第42-43页 |
·公司契约理论的具体制度在法律上的障碍 | 第43-46页 |
·关于交易费用理论 | 第43-44页 |
·关于代理理论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国家在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46-52页 |
·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 第46-47页 |
·凯恩斯的“看的见的手” | 第47-48页 |
·国家对公司微观领域的作用之必要性 | 第48-52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49-50页 |
·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理论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 | 第52-73页 |
·法理上对法律规范的划分 | 第52-54页 |
·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划分 | 第52-53页 |
·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的划分 | 第53-54页 |
·学者对公司法的规范结构的观点 | 第54-61页 |
·M. V. 爱森伯格的观点 | 第54-56页 |
·布莱恩 R. 柴芬斯的观点 | 第56-57页 |
·杰弗里 N. 戈登的观点 | 第57-59页 |
·汤欣的观点 | 第59-61页 |
·国家制定公司法强制性规范所要考虑的因素 | 第61-66页 |
·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考虑 | 第61-62页 |
·基于“涉他的利害性”因素的考虑 | 第62-64页 |
·基于公平和效益的考虑 | 第64-65页 |
·基于国家政策的考虑 | 第65-66页 |
·公司法中的国家的强制性规范-以我国公司法为例 | 第66-73页 |
·我国现行公司法制定时的背景 | 第66-67页 |
·我国现行公司法上的强制性规范 | 第67-71页 |
·未来公司法中强制性规范的地位 | 第71-73页 |
结 语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后 记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