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及管理研究--基于转型时期中国证券市场的研究

第1章 导论第1-22页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第10-11页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1-19页
 1.3 论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第19-21页
 1.4 主要结论与创新第21-22页
第2章 流动性风险分析和管理的文献回顾与述评第22-40页
 2.1 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流动性文献综述第22-24页
  2.1.1 做市商制度下的市场流动性研究第22-24页
  2.1.2 基于指令驱动市场的流动性研究第24页
 2.2 不确定性状态下的选择理论——金融风险分析的微观经济学基础第24-32页
  2.2.1 不确定性、风险和风险回报第25-26页
  2.2.2 效用函数、投资者风险偏好、无差异曲线第26-29页
  2.2.3 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全第29-31页
  2.2.4 不确定性和制度安排第31-32页
 2.3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现代投资组合管理理论第32-36页
  2.3.1 现代证券组合理论(MPT)和组合证券最优化模型第32-34页
  2.3.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第34-35页
  2.3.3 套利定价理论(APT)第35-36页
 2.4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文献述评第36-39页
 2.5 既有研究的特点和局限第39-40页
第3章 开放式基金特性与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第40-61页
 3.1 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变迁历程第40-46页
  3.1.1 英国基金业历史沿革第40-43页
  3.1.2 美国投资基金业的发展演进第43-46页
 3.2 开放式基金特性第46-55页
  3.2.1 开放式基金概述第46-47页
  3.2.2 开放式基金的分类第47-48页
  3.2.3 开放式基金的特性与流动性第48-55页
 3.3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第55-60页
  3.3.1 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第55-56页
  3.3.2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分类第56-58页
  3.3.3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第58-60页
 3.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4章 转型时期证券市场制度缺陷与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第61-87页
 4.1 证券市场制度变迁与政府干预第61-64页
  4.1.1 证券交易制度第61-62页
  4.1.2 转型时期的证券市场制度变迁与政府干预第62-64页
 4.2 政府的证券市场政策目标、定位的多重性与政府干预第64-68页
  4.2.1 政府证券市场政策目标与定位第64-66页
  4.2.2 政府对证券市场波动的隐形担保与政府干预第66-68页
 4.3 政府干预失当与投资者结构失衡第68-79页
  4.3.1 政府干预与超常规发展投资基金战略第68-71页
  4.3.2 政府干预下的投资者结构特征第71-73页
  4.3.3 投资者结构失衡与市场流动性风险第73-79页
 4.4 交易品种缺失、市场分割与流动性风险第79-85页
  4.4.1 基金交易策略第79-80页
  4.4.2 交易品种缺失与市场流动性风险第80-84页
  4.4.3 市场分割与市场流动性风险第84-85页
 4.5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5章 信息不对称下的基金行为与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第87-108页
 5.1 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与基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第87-89页
  5.1.1 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第87-88页
  5.1.2 基金运作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第88-89页
 5.2 基金委托——代理关系与基金行为第89-95页
  5.2.1 开放式基金委托——代理关系第89-90页
  5.2.2 开放式基金委托——代理模型第90-94页
  5.2.3 转型时期投资基金的激励机制第94-95页
 5.3 转型时期的基金羊群行为、资产配置不当与流动性风险第95-107页
  5.3.1 羊群效应的形成机理第95-96页
  5.3.2 对中国证券市场羊群效应的实证研究第96-98页
  5.3.3 转型时期基金羊群行为第98-102页
  5.3.4 基金羊群行为与基金资产配置不当第102-103页
  5.3.5 基金资产配置不当和流动性风险第103-107页
 5.4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6章 有限理性预期下的赎回行为与基金流动性风险第108-135页
 6.1 开放式基金赎回的内涵第108-109页
  6.1.1 开放式基金赎回第108-109页
  6.1.2 开放式基金的巨额赎回及其法定的处理方式第109页
 6.2 影响基金投资者赎回行为的一般性因素第109-112页
  6.2.1 证券市场的走势第109-110页
  6.2.2 基金的投资策略第110-111页
  6.2.3 基金经营业绩第111-112页
 6.3 转型时期基金投资者行为的有限理性第112-116页
  6.3.1 中国基金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假设第112-113页
  6.3.2 风险态度的不稳定性对基金投资者赎回行为的影响第113-115页
  6.3.3 现有交易制度安排下的投资者预期对投资者赎回行为的影响第115-116页
 6.4 我国基金投资者赎回的实证考察第116-133页
  6.4.1 华鼎公司和中国建行有关基金投资者赎回决策问卷调查分析第116-119页
  6.4.2 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的一般统计分析第119-128页
  6.4.3 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的影响因子统计分析第128-133页
 6.5 本章小结第133-135页
第7章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度量第135-150页
 7.1 风险测量方法回顾与综述第135-144页
  7.1.1 传统风险测量方法第135-139页
  7.1.2 现代风险管理工具——VaR第139-144页
 7.2 基于VaR的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度量第144-149页
  7.2.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44-147页
  7.2.2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指标第147-148页
  7.2.3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测度第148-149页
 7.3 本章小结第149-150页
第8章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第150-184页
 8.1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资产的有效配置第150-161页
  8.1.1 确定最佳现金留存量的理论模型第150-152页
  8.1.2 开放式基金现金留存策略第152-154页
  8.1.3 美国共同基金流动性资产比率变化规律及启示第154-157页
  8.1.4 开放式基金最优变现策略第157-161页
  8.1.5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资产配置流程第161页
 8.2 开放式基金费率设计与流动性风险管理第161-169页
  8.2.1 开放式基金的费用组成第162-163页
  8.2.2 基金费率结构设计与流动性风险管理第163-166页
  8.2.3 美国基金费率状况及启示第166-169页
 8.3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制度安排第169-170页
 8.4 开放式基金融资制度第170-175页
  8.4.1 国外开放式基金融资政策与启示第170-171页
  8.4.2 我国开放式基金融资政策及执行中的问题第171-172页
  8.4.3 我国开放式基金融资制度安排第172-175页
 8.5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第175-183页
  8.5.1 风险管理与控制系统的结构第176-177页
  8.5.2 风险管理与控制系统的组成要素第177-178页
  8.5.3 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第178-183页
 8.6 本章小结第183-184页
第9章 总结与展望第184-189页
 9.1 全文总结第184-187页
 9.2 本文的不足和研究展望第187-189页
参考文献第189-195页
后记第195页

论文共1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区域整合发展研究--以粤闽湘赣省际边界区域为例
下一篇:机器人足球比赛系统中视觉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