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褐土镉、铅污染的有机调控机制及其修复途径研究
1 前言 | 第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土壤重金属形态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3 有机酸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 第12-17页 |
1.3.1 土壤重金属的存在形态 | 第12-14页 |
1.3.2 土壤有机酸的种类 | 第14页 |
1.3.3 有机酸对土壤重金属活性的影响 | 第14-15页 |
1.3.4 有机酸对植物吸收重金属量的影响 | 第15-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2.1 供试材料 | 第1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2.2.1 试验方案 | 第17-18页 |
2.2.2 盆栽试验 | 第18页 |
2.2.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18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2.3.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 第18页 |
2.3.2 土壤重金属形态含量的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2.3.3 植物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19-20页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0-43页 |
3.1 EDTA对 Cd的作用效果 | 第20-22页 |
3.1.1 EDTA对土壤Cd形态的影响 | 第20-21页 |
3.1.2 EDTA对油菜 Cd吸收浓度的影响 | 第21-22页 |
3.1.3 EDTA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 第22页 |
3.2 DTPA对 Cd的作用效果 | 第22-25页 |
3.2.1 DTPA对土壤Cd形态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2 DTPA对油菜Cd吸收浓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3 DTPA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3.3 半胱氨酸对Cd的作用效果 | 第25-28页 |
3.3.1 半胱氨酸对土壤Cd形态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2 半胱氨酸对油菜 Cd吸收浓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3 半胱氨酸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3.4 水杨酸对 Cd的作用效果 | 第28-32页 |
3.4.1 水杨酸对土壤 Cd形态的影响 | 第28-29页 |
3.4.2 水杨酸对油菜 Cd吸收浓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3.4.3 水杨酸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 第30-32页 |
3.5 EDIA对 Pb的作用效果 | 第32-35页 |
3.5.1 EDTA对土壤 Pb形态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5.2 EDTA对油菜 Pb吸收浓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3.5.3 EDTA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3.6 DTPA对 Pb的作用效果 | 第35-37页 |
3.6.1 DTPA对土壤 Pb形态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6.2 DTPA对油菜 Pb吸收浓度的影响 | 第36页 |
3.6.3 DTPA油菜产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3.7 半胱氨酸对 Pb的作用效果 | 第37-40页 |
3.7.1 半胱氨酸对土壤 Pb形态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7.2 半胱氨酸对油菜 Pb吸收浓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3.7.3 半胱氨酸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3.8 水杨酸对 Pb的作用效果 | 第40-43页 |
3.8.1 水杨酸对土壤 Pb形态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3.8.2 水杨酸对油菜 Pb吸收浓度的影响 | 第41页 |
3.8.3 水杨酸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 第41-43页 |
4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作者简历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