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鸢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鸢尾属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7-10页 |
·鸢尾属研究历史 | 第7-9页 |
·鸢尾属植物的发展现状及园林应用 | 第9-10页 |
·野鸢尾的生物学研究 | 第10-11页 |
·野鸢尾的形态学特征、自然生境及其分布 | 第10页 |
·野鸢尾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野鸢尾在园林中应用的前景 | 第11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2 野鸢尾产地(安达)及实验地概况 | 第12-15页 |
·产地概况 | 第12-13页 |
·实验地概况 | 第13-15页 |
3 种子生物学研究 | 第15-22页 |
·种子形态结构 | 第15-1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5-1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6-17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17页 |
·种子萌发 | 第17-2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20-22页 |
4 营养生长观测 | 第22-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营养生长动态过程观测 | 第22-23页 |
·不同处理状态及管理条件下种子的出苗比较实验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营养生长动态过程观测 | 第23-26页 |
·不同处理状态及管理条件下种子的出苗比较实验 | 第2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26-28页 |
5 开花结实生物学 | 第28-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开花生物学特性 | 第28-29页 |
·结实生物学特性 | 第29-30页 |
·不同植株生物学指标的比较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6 地下器官的初步研究 | 第33-36页 |
·生长盛期根系的观测 | 第33-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页 |
·枯萎期根及越冬芽的观测 | 第34-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图版 | 第41-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