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挑战 | 第8-18页 |
1.1 管理理论的发展 | 第8-12页 |
1.2 企业管理的经验主义与理论丛林现象 | 第12-15页 |
1.3 三种主要的战略整和理论 | 第15-16页 |
1.3.1 企业战略管理范式方面的理论探讨 | 第15页 |
1.3.2 战略整合模型的构造 | 第15页 |
1.3.3 基于生态演化的战略理论 | 第15-16页 |
1.4 当前企业战略理论研究面临的挑战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系统科学的发展与挑战 | 第18-27页 |
2.1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 | 第18-25页 |
2.1.1 系统科学 | 第18-22页 |
2.1.2 系统工程 | 第22-24页 |
2.1.3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 | 第24-25页 |
2.2 系统科学的困惑 | 第25-27页 |
2.2.1 问题的提出 | 第25-26页 |
2.2.2 问题的背景 | 第26页 |
2.2.3 问题的实质 | 第26页 |
2.2.4 问题解决的途径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系统基本概念的辨识 | 第27-35页 |
3.1 系统概念的辨识性研究重要吗 | 第27页 |
3.2 系统概念的本质 | 第27-31页 |
3.3 辨识的基础与出发点 | 第31-35页 |
第四章 系统形态理论 | 第35-46页 |
4.1 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的同异性分析 | 第35-38页 |
4.1.1 自然系统 | 第35页 |
4.1.2 人造系统 | 第35-36页 |
4.1.3 混合性系统 | 第36页 |
4.1.4 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之间的异同性问题 | 第36-38页 |
4.2 系统形态概念 | 第38-39页 |
4.3 系统形态分析 | 第39-46页 |
4.3.1 系统结构分析 | 第40-42页 |
4.3.2 系统结构——功能关系分析 | 第42-44页 |
4.3.3 系统环境分析 | 第44-45页 |
4.3.4 系统行为分析 | 第45-46页 |
第五章 企业系统形态分析 | 第46-56页 |
5.1 企业的概念与其系统特征 | 第46-48页 |
5.1.1 企业的概念 | 第46-47页 |
5.1.2 企业的系统特征分析 | 第47-48页 |
5.2 企业系统形态分析 | 第48-56页 |
5.2.1 企业系统结构分析 | 第48-51页 |
5.2.2 企业系统结构——功能分析 | 第51-53页 |
5.2.3 企业系统环境分析 | 第53-54页 |
5.2.4 企业结构与其环境的关系 | 第54-56页 |
第六章 企业系统形态的演化方向性分析 | 第56-63页 |
6.1 企业系统的分类 | 第56-59页 |
6.1.1 机械系统 | 第56-57页 |
6.1.2 人——工系统形态 | 第57-58页 |
6.1.3 人类——自然系统形态 | 第58-59页 |
6.2 企业系统形态演化 | 第59-63页 |
6.2.1 企业系统形态演化的方向性分析 | 第59-60页 |
6.2.2 企业系统形态演化的方式 | 第60-63页 |
第七章 ××印务有限公司基本企业形态与演化分析 | 第63-68页 |
7.1.××印务有限公司简介 | 第63页 |
7.2.××印务有限公司基本系统结构分析 | 第63-64页 |
7.3.××印务有限公司企业环境——功能——结构分析 | 第64-66页 |
7.3.1 国有性质阶段 | 第64-65页 |
7.3.2 企业改制阶段 | 第65-66页 |
7.3.3 企业现阶段 | 第66页 |
7.4.××印务公司的演化分析 | 第66-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引文注释及其它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