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岳阳市“研训一体”项目个案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研训一体”项目的形成与发展 | 第12-23页 |
(一) 岳阳市“研训一体”项目的启动 | 第12-19页 |
1、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3-14页 |
2、对传统教研工作弊端的认识 | 第14-16页 |
3、汨罗培训的困境 | 第16-17页 |
4、艺术课程叫停的尴尬 | 第17-19页 |
(二) 全国各地“研训一体”项目实施概况 | 第19-23页 |
1、区域性运行模式 | 第19-21页 |
2、学校运行模式 | 第21-23页 |
二、岳阳市“研训一体”项目的模式解析 | 第23-41页 |
(一) 宏观区域层面的支持系统 | 第24-26页 |
1、领导系统 | 第25页 |
2、专家指导系统 | 第25页 |
3、培训系统 | 第25-26页 |
4、保障系统 | 第26页 |
5、协作指导系统 | 第26页 |
(二) 中观学校层面的执行系统 | 第26-33页 |
1、一项课题研究的启示 | 第26-28页 |
2、校长是校本研训的第一责任人 | 第28-30页 |
3、以备课组建设作为突破口 | 第30-32页 |
4、加强教师的分类指导 | 第32-33页 |
(三) 微观方法层面的操作系统 | 第33-41页 |
1、两次科研骨干培训班的启示 | 第33-37页 |
2、以课堂为阵地,实施行动研究 | 第37-38页 |
3、突出案例分析,开展参与式培训 | 第38-40页 |
4、探索行动研究与参与式培训的有机结合 | 第40-41页 |
三、“研训一体”项目的价值分析 | 第41-55页 |
(一) 促进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构建 | 第41-44页 |
(二) 促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 | 第44-46页 |
(三) 促进教师自主发展能力的形成 | 第46-51页 |
1、教师成为研究者 | 第46-48页 |
2、教师积极反思 | 第48页 |
3、教师专业增权 | 第48-50页 |
4、学校成为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地 | 第50-51页 |
(四) 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 第51-55页 |
1、两项建设协调发展 | 第51页 |
2、强化了教学中心 | 第51-52页 |
3、促进了教研工作的转型 | 第52-55页 |
四、制约“研训一体”项目的几个因素 | 第55-57页 |
(一) 项目实施的体制保障问题 | 第55页 |
(二) 教师发展性评价问题 | 第55-56页 |
(三) 研训资源短缺问题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