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流系统布局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城市物流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城市物流发展现状 | 第10页 |
·国内外物流发展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主要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城市物流系统基本问题研究 | 第13-27页 |
·城市物流系统概念 | 第13-16页 |
·城市物流的概念 | 第13-14页 |
·城市物流的特点 | 第14页 |
·城市物流系统的作用 | 第14-15页 |
·城市物流系统的发展模式 | 第15-16页 |
·城市物流系统布局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 第16页 |
·城市物流系统布局规划的内容 | 第16-21页 |
·物流节点的概念 | 第17-19页 |
·物流节点的分类 | 第19-20页 |
·物流节点的规划内容 | 第20-21页 |
·物流通道 | 第21页 |
·城市物流系统布局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 第21-26页 |
·选址的科学性 | 第21页 |
·城市物流系统的规模 | 第21-22页 |
·城市物流系统布局和交通系统的相互影响分析 | 第22-24页 |
·其他要注意的问题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城市物流系统定位研究 | 第27-40页 |
·区域发展理论 | 第27-29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27页 |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 第27-28页 |
·区位理论 | 第28-29页 |
·物流枢纽城市与物流区域 | 第29-31页 |
·物流枢纽城市的确定 | 第31-35页 |
·物流枢纽城市的作用机理 | 第31页 |
·物流枢纽城市的确定方法 | 第31-32页 |
·实例:安徽省物流枢纽城市的确定 | 第32-35页 |
·物流区域的确定 | 第35-38页 |
·物流区域的确定方法 | 第35-36页 |
·实例:安徽省物流区域的确定及其定位 | 第36-38页 |
·铜陵市城市物流系统发展定位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物流节点布局研究 | 第40-55页 |
·物流节点层次模式 | 第40-42页 |
·物流节点的选址 | 第42-46页 |
·物流节点选址原则 | 第42页 |
·物流节点选址的其他影响因素 | 第42-43页 |
·物流节点的选址方法 | 第43-44页 |
·城市物流节点布局方案的博弈选择 | 第44-46页 |
·物流节点需求的预测 | 第46-50页 |
·确定预测目标 | 第47页 |
·确定预测方法 | 第47页 |
·实例:铜陵市物流量预测 | 第47-50页 |
·物流节点的规模确定 | 第50-54页 |
·全社会物流量 | 第50页 |
·确定第三方物流量 | 第50-51页 |
·进入物流节点的第三方物流量 | 第51页 |
·确定物流节点规模 | 第51-52页 |
·实例:铜陵市物流规模确定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城市物流系统布局评价 | 第55-64页 |
·评价的原则 | 第55页 |
·评价的步骤 | 第55-56页 |
·评价的指标 | 第56-58页 |
·技术指标 | 第56-57页 |
·经济指标 | 第57-58页 |
·社会环境指标 | 第58页 |
·评价的方法 | 第58-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页 |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