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7-12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 1.2 冲压发动机增程炮弹发展现状 | 第7-8页 |
| 1.3 CFD技术的发展 | 第8-9页 |
| 1.4 网格的生成技术 | 第9-11页 |
| 1.4.1 结构化网格 | 第9-10页 |
| 1.4.2 非结构化网格 | 第10-11页 |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2 数学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12-19页 |
| 2.1 可压缩粘性无量纲N-S方程 | 第12-15页 |
| 2.2 物理模型与边界条件 | 第15-18页 |
| 2.2.1 物理模型 | 第15-16页 |
| 2.2.2 冲压增程炮弹绕流流场二维计算模型 | 第16页 |
| 2.2.2.1 普通炮弹二维计算模型 | 第16页 |
| 2.2.2.2 甲型和丙型冲压增程炮弹二维计算模型 | 第16页 |
| 2.2.2.3 乙型和丁型冲压增程炮弹二维计算模型 | 第16页 |
| 2.2.3 冲压增程炮弹绕流流场三维计算模型 | 第16-18页 |
| 2.2.3.1 普通炮弹三维计算模型 | 第17页 |
| 2.2.3.2 甲型和丙型冲压增程炮弹三维计算模型 | 第17页 |
| 2.2.3.3 乙型和丁型冲压增程炮弹三维计算模型 | 第17-18页 |
| 2.3 本课题的计算方法 | 第18-19页 |
| 3 冲压增程炮弹二维绕流流场数值模拟 | 第19-37页 |
| 3.1 普通炮弹二维流场模拟 | 第19-21页 |
| 3.2 甲型冲压增程炮弹二维流场模拟 | 第21-24页 |
| 3.3 乙型冲压增程炮弹二维流场模拟 | 第24-27页 |
| 3.4 丙型冲压增程炮弹二维流场模拟 | 第27-29页 |
| 3.5 丁型冲压增程炮弹二维流场模拟 | 第29-32页 |
| 3.6 流场结构对比分析 | 第32-37页 |
| 3.6.1 冲压增程炮弹超音速流场特性分析 | 第32-34页 |
| 3.6.2 冲压增程炮弹低超音速和跨音速流场特性分析 | 第34-37页 |
| 4 冲压增程炮弹三维绕流流场数值模拟 | 第37-51页 |
| 4.1 普通炮弹三维流场模拟 | 第37-39页 |
| 4.2 甲型冲压增程炮弹三维流场模拟 | 第39-42页 |
| 4.3 乙型冲压增程炮弹三维流场模拟 | 第42-44页 |
| 4.4 丙型冲压增程炮弹三维流场模拟 | 第44-47页 |
| 4.5 丁型冲压增程炮弹三维流场模拟 | 第47-49页 |
| 4.6 流场结构比较分析 | 第49-51页 |
| 4.6.1 冲压增程炮弹超音速流场特性分析 | 第49-50页 |
| 4.6.2 冲压增程炮弹低超音速和跨音速流场特性分析 | 第50-51页 |
| 5 冲压增程炮弹空气动力学特性分析 | 第51-61页 |
| 5.1 坐标轴系 | 第51页 |
| 5.2 空气动力 | 第51-52页 |
| 5.3 冲压增程炮弹飞行阻力特性分析 | 第52-56页 |
| 5.4 冲压增程炮弹升力特性分析 | 第56-61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 6.1 结论 | 第61页 |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