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第一节 信用的发展 | 第7-8页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第三节 研究工作的意义 | 第9-12页 |
第四节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13-24页 |
第一节 信用、诚信与信誉 | 第13-15页 |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5-17页 |
第三节 博弈论 | 第17-20页 |
第四节 经济伦理论 | 第20-21页 |
第五节 契约论 | 第21-24页 |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4-36页 |
第一节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的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第三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6页 |
第四章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构架 | 第36-44页 |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信用保证 | 第36-37页 |
第二节 美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构架及其特点 | 第37-41页 |
第三节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构架 | 第41-44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对策研究 | 第44-59页 |
第一节 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制度体系 | 第44-49页 |
第二节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内部信用管理体系 | 第49-54页 |
第三节 完善以社会为主体的信用服务体系 | 第54-57页 |
第四节 政府、企业、社会三方的约束互动机制 | 第57-59页 |
第六章 体系运转过程中应采取的相应配套措施 | 第59-62页 |
第一节 政府应采取的相应配套措施 | 第59页 |
第二节 企业应采取的相应配套措施 | 第59-60页 |
第三节 社会应采取的相应配套措施 | 第60-62页 |
结束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