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肾清化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前言 | 第8-9页 |
上篇 理论研究 | 第9-21页 |
一、中医对围绝经期功血的认识及治疗 | 第9-12页 |
(一) 古代医家对该病的认识 | 第9页 |
(二) 现代中医对围绝经期功血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9-10页 |
(三) 现代中医对围绝经期功血的治疗情况 | 第10-12页 |
二、西医对围绝经期功血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情况 | 第12-16页 |
(一) 西医对围绝经期功血的发病机理的认识 | 第12-14页 |
(二) 西医对围绝经期功血的治疗情况 | 第14-16页 |
三、中医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一) 肾为先天之本 | 第16-17页 |
(二) 女子以脾为后天之本 | 第17页 |
(三) 女性生理与肝生理功能的关系 | 第17页 |
(四) 女性生理与心生理功能的关系 | 第17页 |
(五)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 第17-18页 |
四、肾虚血瘀是围绝经期功血的主要病理机制 | 第18-19页 |
五、治疗原则 | 第19-21页 |
(一) 立法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1.理论研究 | 第19页 |
2.临床实践 | 第19-20页 |
(二) 治疗大法 | 第20-21页 |
下篇 临床研究 | 第21-31页 |
一、一般资料 | 第21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21-22页 |
(一) 西医诊断标准 | 第21页 |
(二) 中医诊断标准 | 第21-22页 |
(三) 中医症状评分标准 | 第22页 |
三、病例选择标准 | 第22-23页 |
(一) 纳入病例标准 | 第22页 |
(二) 排除病例标准 | 第22-23页 |
四、治疗方法 | 第23页 |
五、观察指标 | 第23页 |
六、疗效评定标准 | 第23-24页 |
(一) 止血疗效标准 | 第23-24页 |
(二) 中医症状疗效判断标准 | 第24页 |
七、统计学处理 | 第24页 |
八、治疗结果分析 | 第24-26页 |
(一) 近期止血疗效分析 | 第24页 |
(二) 各种症状改善情况 | 第24-25页 |
(三) 症状疗效分析 | 第25页 |
(四) 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 第25-26页 |
九、讨论 | 第26-31页 |
(一) 滋肾清化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评价 | 第26-28页 |
1.围绝经期功血常见临床表现的分析 | 第26-27页 |
2.各种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 | 第27页 |
3.滋肾清化汤止血机制的探讨 | 第27-28页 |
(二) 滋肾清化汤的组方和方义 | 第28-31页 |
1.方药组成 | 第28页 |
2.组方分析 | 第28-29页 |
3.中药功效溯源 | 第29-30页 |
4.现代中药研究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