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合并商誉概述 | 第9-16页 |
一、商誉的涵义 | 第9-12页 |
(一) 有关商誉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 第9-10页 |
(二) 对以上观点的分析评述 | 第10-11页 |
(三) 商誉的涵义和性质 | 第11-12页 |
二、合并商誉及其性质 | 第12-16页 |
(一) 目前各国对合并商誉的定义 | 第12-13页 |
(二) 对上述定义的评价及笔者的观点 | 第13-16页 |
第二部分 合并商誉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 | 第16-30页 |
一、合并商誉的确认 | 第16-20页 |
(一) 传统合并商誉初始确认的观点及评价 | 第16-18页 |
(二) 合并商誉应确认为一项资产 | 第18-20页 |
二、合并商誉的计量 | 第20-25页 |
(一) 会计计量基本理论 | 第20-21页 |
(二) 合并商誉的计量方法及评价 | 第21-23页 |
(三) 不同合并理念对合并商誉计量的影响 | 第23-25页 |
三、合并商誉的记录 | 第25-28页 |
(一) 合并商誉的记录方法及评析 | 第25-27页 |
(二) 笔者的观点 | 第27页 |
(三) 合并商誉会计处理举例 | 第27-28页 |
四、合并商誉的披露 | 第28-30页 |
第三部分 负商誉 | 第30-38页 |
一、负商誉的不同认识及评价 | 第30-34页 |
(一) 对负商誉的不同认识 | 第30-32页 |
(二) 对以上观点的评述 | 第32-34页 |
二、负商誉的实质 | 第34-35页 |
三、负商誉的会计处理 | 第35-38页 |
第四部分 对我国合并商誉问题的思考 | 第38-47页 |
一、我国合并商誉会计的现状与不足 | 第38-42页 |
(一) 我国合并商誉的现行规定 | 第38-39页 |
(二) 我国有关规定的缺陷 | 第39-42页 |
二、对我国商誉会计改革的几点建议 | 第42-47页 |
(一)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国际惯例接轨 | 第42-43页 |
(二) 适时制定有关商誉的会计准则,指导和规范商誉会计实务的操作 | 第43页 |
(三) 加强商誉会计理论研究,分阶段、有步骤地确认自创商誉 | 第43-44页 |
(四) 合并商誉的数额目前应采用间接法确定 | 第44页 |
(五) 合并商誉不摊销,定期进行减值测试,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 第44-45页 |
(六) 对负商誉的处理应考虑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 第45页 |
(七) 努力提高我国会计人员、评估人员的素质 | 第45-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51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