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 第1页 |
二 常用的语音增强算法 | 第7-12页 |
(一) 语音特性 | 第7-8页 |
(二) 人耳的感知特性 | 第8页 |
(三) 噪声特性 | 第8-9页 |
(四) 语音增强的常用算法 | 第9-12页 |
1 滤波法语音增强技术 | 第9-10页 |
2 利用相关特性的语音增强技术 | 第10-11页 |
3 减谱法语音增强技术 | 第11页 |
4 利用Weiner滤波法的语音增强技术 | 第11-12页 |
三 自适应滤波器原理 | 第12-22页 |
(一) 自适应滤波原理 | 第12-13页 |
(二) 最陡下降算法 | 第13-17页 |
1 算法稳定与收敛 | 第15-16页 |
2 算法自调整过程 | 第16-17页 |
(三) LMS算法及其收敛性分析 | 第17-19页 |
(四) 自适应噪声抵消系统的组成原理 | 第19-21页 |
(五) 信噪比(SNR)的计算 | 第21-22页 |
四 基于MATLAB和C++的算法验证和非实时仿真 | 第22-26页 |
(一) 算法仿真过程 | 第22-23页 |
(二) 仿真实验结果 | 第23-26页 |
五 算法基于TMS320VC5402 DSP的实现 | 第26-37页 |
(一) DSP概述 | 第26-27页 |
(二) 主要芯片介绍 | 第27-30页 |
1 TMS320C5402芯片简介 | 第27-29页 |
2 TLC320AC01简介 | 第29-30页 |
(三) TLC320AC01与TMS320C54X DSP的串行接口 | 第30页 |
(四) 系统实现的主要原理电路 | 第30-34页 |
1 电源电路 | 第30-31页 |
2 A/D转换和D/A转换电路 | 第31页 |
3 自适应处理电路 | 第31页 |
4 麦克风输入和功放输出电路 | 第31-34页 |
(五) DSP上实现自适应语音增强的算法流程和程序实现 | 第34-37页 |
六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附录 | 第40-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