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9-17页 |
| 1 引言 | 第9页 |
| 2 膜上灌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膜上灌的基本形式 | 第10页 |
| ·膜上灌灌水技术 | 第10页 |
| ·膜上灌节水机理 | 第10-11页 |
| ·膜上灌增产效应 | 第11页 |
| ·膜上灌经济效益 | 第11页 |
| 3 土壤水分运移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4 土壤溶质运移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无地下水补给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有地下水补给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未覆膜条件下土壤水、热、盐运移规律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覆膜条件下土壤水、热运移规律研究现状 | 第15页 |
| ·土壤盐分运移基本方程 | 第15-16页 |
| 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研究任务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膜上灌入渗规律试验研究 | 第17-20页 |
| 1 引言 | 第17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7-18页 |
| ·试验点基本情况 | 第17页 |
| ·试验设计和材料 | 第17-18页 |
| ·试验观测项目 | 第18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19页 |
| ·膜孔累积入渗量、入渗速度与入渗时间的关系 | 第18-19页 |
| 4 结论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膜上灌玉米节水灌溉制度参数与地下水埋深最优组合方案研究 | 第20-41页 |
| 1 引言 | 第20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 ·试验点基本情况 | 第20页 |
| ·试验设计 | 第20页 |
| ·试验材料与实施 | 第20-21页 |
| ·试验观测项目与方法 | 第21-24页 |
| ·株高测定 | 第21页 |
| ·秸杆充实度 | 第21-22页 |
| ·植物组织含水量 | 第22页 |
| ·叶面积指数 | 第22页 |
| ·干物质积累量测定 | 第22页 |
| ·温度观测 | 第22页 |
| ·玉米需水量 | 第22-24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40页 |
| ·膜上灌玉米生育阶段分析 | 第24页 |
| ·膜上灌玉米不同时间株高分析 | 第24页 |
| ·膜上灌玉米不同时间叶面积指数分析 | 第24-26页 |
| ·膜上灌玉米不同时间秸杆充实度分析 | 第26-27页 |
| ·膜上灌玉米不同时间干物质积累量分析 | 第27-28页 |
| ·膜上灌玉米不同时间土壤含水率分析 | 第28-32页 |
| ·覆膜玉米与未覆膜玉米不同时间温度对比分析 | 第32-34页 |
| ·不同地下水位变化分析 | 第34-36页 |
| ·玉米需水量分析 | 第36-38页 |
| ·膜上灌玉米产量结果及分析 | 第38-40页 |
| ·极差分析 | 第38-39页 |
| ·方差分析 | 第39-40页 |
| 4 结论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测定和数值模拟 | 第41-50页 |
| 1 引言 | 第4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1-49页 |
| ·土壤水分运动参数 | 第41-45页 |
|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第41-42页 |
| ·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 D(θ)的测试 | 第42-45页 |
| ·试验原理 | 第42-43页 |
| ·装置及步骤 | 第43-45页 |
| ·非饱和土壤导水率K(θ)的测试技术 | 第45页 |
| ·一维垂直入渗条件下,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 | 第45-49页 |
| ·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垂向运动数学模型 | 第46页 |
| ·有限体积法 | 第46-47页 |
| ·数值计算框图 | 第47页 |
| ·数值模型的检验 | 第47-49页 |
| 3 结论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研究工作总结和展望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个人简介 | 第56-57页 |
| 附录 | 第57-62页 |
| 附表 1 | 第57-59页 |
| 附表 2 | 第59-61页 |
| 附表 3 | 第61-62页 |
| 附表3续: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