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禽论文--鸡论文

复方中药“毒菌杀”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防治试验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1页
符号说明第11-12页
前言第12-25页
 1 中草药在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第12-19页
   ·中草药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药理研究第13-18页
     ·抗病毒作用第13页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第13-18页
   ·中草药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毒理研究第18-19页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研究动态第19-22页
   ·病原第19-20页
   ·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第20-21页
   ·病理变化第21-22页
   ·传染性法氏囊炎病(IBD)的防制第22页
 3 中草药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展望第22-23页
 4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5页
试验一 复方中药“毒菌杀”的制备和安全试验第25-2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5-27页
   ·复方中药“毒菌杀”的主要方药第25页
   ·自组中药方剂第25页
   ·中药方剂药液的制备第25页
   ·试验动物第25页
   ·热源检查方法与判定标准第25-26页
   ·过敏反应试验方法与判定标准第26页
   ·溶血试验方法与判定标准第26-27页
   ·7d毒性试验第27页
 2 试验结果第27-28页
   ·热源检查第27-28页
   ·过敏反应试验第28页
   ·溶血试验第28页
   ·7d毒性试验第28页
 3 小结第28-29页
试验二:体外抗病毒与抑菌实验第29-32页
 1.材料与方法第29-30页
   ·试验材料第29页
   ·病毒抗体效价测定第29页
   ·菌种的制备第29页
   ·中药方剂体外抗病毒试验第29页
   ·中药方剂体外抑菌实验第29-30页
 2 试验结果第30-32页
   ·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第30-31页
   ·单味中草药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最少稀释浓度第31页
   ·自组中药方剂药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抑菌最小稀释浓度第31-32页
试验三:体内抗病毒试验—对人工感染IBDV鸡的治疗试验第32-4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34页
   ·试验动物第32页
   ·试验毒株第32页
   ·试验药品第32页
   ·试验器材第32-33页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33-34页
 2 试验方法第34-37页
   ·病毒抗体效价测定第34页
   ·复方中药“毒菌杀”对人工感染鸡IBDV的预防和治疗试验第34-35页
   ·中药对感染IBDV的鸡的胸腺、法氏囊、脾的相对重量的影响以及IBDV抗体效价的测定第35-36页
   ·中药对感染IBDV的鸡的前后外周血白细胞的影响第36-37页
   ·中药对感染IBDV的鸡的前后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标记(ANAE)阳性淋巴细胞的影响第37页
 3 试验结果第37-47页
   ·试验毒株IBDV的测定第37页
   ·人工感染鸡的临床症状第37-38页
   ·复方中药“毒菌杀”对人工感染鸡IBDV的预防和治疗试验第38页
   ·中药对感染IBDV的鸡的胸腺、法氏囊、脾的相对重量的影响以及IBDV抗体效价的测定第38-44页
   ·中药对感染IBDV前后雏鸡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测定结果第44-45页
   ·鸡感染IBDV前后外周血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的测定结果第45-47页
讨论第47-56页
 1 中医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的辨证和“毒菌杀”方剂的用药依据第47-51页
   ·中医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辨证第47页
   ·“毒菌杀”方剂的组方原则及方解第47-51页
 2 复方中药“毒菌杀“抑菌作用的效果观察及体会第51-52页
 3 复方中药“毒菌杀”在鸡胚中抗病毒试验的作用效果观察第52页
 4 复方中药“毒菌杀”对鸡免疫器官及抗IBDV抗体效价的影响第52-54页
 5 复方中药“毒菌杀“对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前后外周血白细胞及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的影响第54-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6页
图版第66-70页
图版说明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作者简介和论文发表情况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药制剂对人工感染鸡新城疫治疗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高中化学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