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保护学论文--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松墨天牛辐射不育的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页
 §1.1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研究第12-15页
  §1.1.1 松墨天牛的形态特征第12页
  §1.1.2 松墨天牛及其所引发松材线虫病的分布和危害第12-13页
  §1.1.3 松墨天牛的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第13-15页
 §1.2 松墨天牛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1.2.1 松墨天牛天敌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1.2.2 松墨天牛引诱剂和驱避剂方面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1.2.3 松墨天牛其他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2.4 浙江省松墨天牛及其引发的松材线虫病研究总结第18页
 §1.3 昆虫辐射不育的研究进展第18-21页
  §1.3.1 辐射不育昆虫饲养的进展第19页
  §1.3.2 辐射不育剂量的进展第19-20页
  §1.3.3 辐射不育昆虫防治的进展第20页
  §1.3.4 辐射不育的研究总结第20-21页
 §1.4 拟解决的问题第21-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2-27页
 §2.1 实验设备与材料第22页
  §2.1.1 人工饲养、辐照剂量和辐照效应、林间释放实验设备与材料第22页
  §2.1.2 生理指标实验材料第22页
 §2.2 试验方法第22-27页
  §2.2.1 饲养方法第22页
  §2.2.2 辐照剂量筛选第22-23页
  §2.2.3 辐照效应第23页
  §2.2.4 辐射虫释放比例的筛选第23-24页
  §2.2.5 生理指标的测定第24-25页
  §2.2.6 林间成虫释放第25-27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7-40页
 §3.1 松墨天牛的人工饲养及林间生物学第27-29页
  §3.1.1 饲养下的生物学特性第27-28页
  §3.1.2 林间生物学特性调查结果第28页
  §3.1.3 自然状态和饲养状态下的比较第28-29页
 §3.2 松墨天牛辐射剂量的筛选第29-32页
  §3.2.1 雄虫辐射第29-30页
  §3.2.2 雌虫辐射第30页
  §3.2.3 雄虫辐射与雌虫辐射的寿命、产卵量、可育率比较第30-32页
 §3.3 松墨天牛的辐射不育效应第32-33页
 §3.4 辐射不育松墨天牛释放比例的筛选第33-38页
  §3.4.1 辐射雄虫释放比例的筛选第33-34页
  §3.4.2 辐射雌虫释放比例的筛选第34-35页
  §3.4.3 释放辐射雌、雄虫效果比较第35-38页
 §3.5 生理指标的测定第38-40页
  §3.5.1 精子第38-39页
  §3.5.2 脂酶同工酶第39-40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40-43页
 §4.1 结论第40-41页
  §4.1.1 松墨天牛的人工饲养第40页
  §4.1.2 松墨天牛的辐照剂量筛选第40页
  §4.1.3 松墨天牛的辐照效应第40页
  §4.1.4 辐射不育虫释放比例的筛选第40-41页
  §4.1.5 生理指标测定第41页
 §4.2 讨论第41-43页
  §4.2.1 松墨天牛的人工饲养第41页
  §4.2.2 关于松墨天牛的辐照剂量及效应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50页
致谢第50-51页
作者简介第51-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VI法制备SiCp/SiC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乙型肝炎核酸疫苗的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