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英国文学的异国情调和东方形象研究

绪论第1-23页
 1.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第14-16页
 2.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3.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9-20页
 4.研究的内容、创新点及难点第20-23页
第一章 异国情调与东方“他者”第23-47页
 第一节 异国情调与异国形象创造第23-35页
  1.从“异国的”到异国情调——异国情调的多重解读第24-30页
  2.异国情调与形象创造者的文化认同第30-35页
 第二节 异国情调中的“东方情结”第35-46页
  1.异国情调与东方主义第36-39页
  2.异国情调“东方情结”的文化成因第39-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二章 从发现东方到发明东方——异国情调在英国文学中的兴起与发展第47-83页
 第一节 发现东方与异国情调兴起第47-66页
  1.游记中的东方与异国情调兴起——中世纪文学的东方形象第47-58页
  2.地理大发现与英国文学异国情调传统的形成第58-62页
  3.十六、十七世纪英国文学的东方形象第62-66页
 第二节 异国情调与东方的启蒙——启蒙时期文学的中国形象第66-82页
  1.中国热与英国文学的中国情调第67-72页
  2.哲理性异国情调与东方的“启蒙者”形象第72-78页
  3.中国热退潮和负面的中国形象第78-82页
 小结第82-83页
第三章 异国情调与浪漫化的东方形象第83-121页
 第一节 “东方复兴”与浪漫主义的东方情调第83-93页
  1.“东方复兴”与浪漫主义的异国情调第84-88页
  2.东方故事和浪漫主义的东方风格第88-90页
  3.异国情调与浪漫主义想象第90-93页
 第二节 不一样的东方——浪漫主义诗歌中的东方第93-107页
  1.“湖畔派诗人”的东方幻想第94-100页
  2.逃向东方——拜伦和雪莱诗歌里的东方第100-107页
 第三节 浪漫主义散文里的中国形象第107-120页
  1.异国情调与怀旧——兰姆和兰陀笔下的中国形象第107-114页
  2.鸦片与东方——德昆西的东方之梦第114-120页
 小结第120-121页
第四章 帝国幻想图式上的东方——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东方形象第121-145页
 第一节 现实与虚构——维多利亚小说中的东方幻象第121-136页
  1.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的东方幻想第122-126页
  2.文化身份的焦虑——殖民主义小说的东方形象第126-133页
  3.帝国罗曼史——通俗小说里的东方想象第133-136页
 第二节 历史与记忆——诗歌和散文中的东方第136-144页
  1.记忆里的东方——维多利亚诗人的东方臆想第137-140页
  2.历史与想象——散文里的东方形象第140-144页
 小结第144-145页
第五章 回归东方——20世纪英国文学的东方想象第145-165页
 第一节 东方之光——“荒原”的出路第145-156页
  1.阐释性异国情调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第146-150页
  2.叶芝和T.S.艾略特诗歌的东方情调第150-156页
 第二节 “逃向”东方乌托邦第156-164页
  1.东方的乌托邦——“世外桃源”第157-164页
 小结第164-165页
结语第165-169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69-176页
附录一第176-179页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第179-180页
声明第180-181页
致谢第181-182页

论文共1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印染废水生物处理中剩余污泥减量化技术研究
下一篇: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哮喘儿临床特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