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及工程设计研究
| 第1章 绪论 | 第1-19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路堑边坡稳定性及设计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第2章 顺层边坡工程地质分类研究 | 第19-38页 |
| ·概述 | 第19页 |
| ·顺层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26页 |
| ·岩层倾角 | 第19-20页 |
| ·地层岩性及组合特征 | 第20页 |
| ·结构面 | 第20-24页 |
| ·水的作用 | 第24页 |
| ·开挖卸荷效应 | 第24-25页 |
| ·其它因素 | 第25-26页 |
| ·顺层路堑边坡工程设计和施工特点 | 第26页 |
| ·渝怀线顺层路堑边坡工程地质类型划分 | 第26-36页 |
| ·沿线地质环境特征 | 第26-30页 |
| ·顺层路堑边坡工程地质类型划分 | 第30-36页 |
| ·小结 | 第36-38页 |
| 第3章 顺层边坡开挖失稳机理及破坏模式研究 | 第38-55页 |
| ·概述 | 第38页 |
| ·开挖边坡应力与变形场特征 | 第38-40页 |
| ·各类顺层边坡变形与破坏特征分析 | 第40-44页 |
| ·软质岩顺层边坡 | 第40页 |
| ·硬质岩顺层边坡 | 第40-41页 |
| ·厚层硬岩夹薄层软岩顺层边坡 | 第41-42页 |
| ·页岩、片岩顺层边坡 | 第42页 |
| ·双层结构顺层边坡 | 第42-43页 |
| ·软硬质岩互层顺层边坡 | 第43-44页 |
| ·顺层岩质边坡破坏模式分析 | 第44-51页 |
| ·铁路和公路顺层路堑边坡常见破坏形式 | 第51-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4章 顺层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 第55-93页 |
| ·概述 | 第55页 |
| ·中等倾角完全顺层时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55-78页 |
| ·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一般方法 | 第55-57页 |
| ·有软弱夹层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机动位移法 | 第57-64页 |
| ·滑移-拉裂型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64-78页 |
| ·陡倾角顺层边坡稳定性的弹性板分析方法 | 第78-83页 |
|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78-80页 |
| ·基本公式的推导 | 第80-82页 |
| ·算例分析 | 第82-83页 |
| ·侧向约束条件下顺层边坡稳定性的近似计算方法 | 第83-86页 |
| ·顺斜向坡稳定性的近似计算 | 第86-89页 |
| ·水作用下的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89-91页 |
| ·小结 | 第91-93页 |
| 第5章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 第93-121页 |
| ·概述 | 第93-94页 |
| ·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 | 第94-107页 |
| ·原型岩土与支挡结构的参数及相似材料配比 | 第94页 |
| ·试验方法 | 第94-96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96-107页 |
| ·小比例模型试验研究 | 第107-120页 |
| ·试验工点概况及相似设计 | 第107-109页 |
| ·测点布置、试验步骤及试验设备 | 第109-112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12-120页 |
| ·小结 | 第120-121页 |
| 第6章 岩体力学参数敏感性分析及确定原则 | 第121-131页 |
| ·概述 | 第121页 |
|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121-126页 |
| ·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 第121-122页 |
| ·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对策 | 第122-126页 |
| ·层状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的确定原则 | 第126-129页 |
| ·小结 | 第129-131页 |
| 第7章 顺层路堑边坡设计原则及加固措施 | 第131-145页 |
| ·概述 | 第131页 |
| ·顺层岩质路堑边坡设计方法 | 第131-133页 |
| ·顺层路堑边坡设计原则 | 第133-138页 |
| ·顺层岩质路堑边坡加固技术措施 | 第138-143页 |
| ·小结 | 第143-145页 |
| 第8章 工程应用实例 | 第145-162页 |
| ·概述 | 第145页 |
| ·典型硬质岩及厚层硬岩夹薄层软岩顺层路堑边坡工点 | 第145-153页 |
| ·典型页岩顺层路堑边坡工点 | 第153-154页 |
| ·典型软硬岩互层顺层边坡工点 | 第154-156页 |
| ·几个典型顺层清方路堑工点 | 第156-160页 |
| ·渝怀线主要顺层岩质路堑边坡工点应用情况总结 | 第160-162页 |
| 结论 | 第162-166页 |
| 致谢 | 第166-1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7-17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第174页 |